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优柔餍饫
yōu róu yàn yù

【拼音】:yōu róu yàn yù

【注音】:一ㄡㄖㄡˊ一ㄢˋㄩˋ

【词性】:成语。

【简体】:优柔餍饫

【繁体】:優柔饜飫

字义分解
优柔餍饫的解释
词语解释
亦作“优柔厌饫”。优柔餍饫[yōuróuyànyù]⒈亦作“优柔厌饫”。
引证解释
⒈亦作“优柔厌飫”。喻为学之从容求索,深入体味。引语本晋杜预《〈春秋左传集解〉序》:“优而柔之,使自求之;饜而飫之,使自趋之。”明宋濂《故东吴先生吴公墓碣铭》:“遐尔学徒,争奔走其门,先生随其资器,孳孳训迪,必使优柔厌飫而后已。”清戴名世《<四书朱子大全>序》:“如此然后求诸四君子之全书,沉潜反覆,优柔饜飫,以致其博而反诸约焉。”⒈亦作“优柔厌飫”。喻为学之从容求索,深入体味。引语本晋杜预《〈春秋左传集解〉序》:“优而柔之,使自求之;饜而飫之,使自趋之。”明宋濂《故东吴先生吴公墓碣铭》:“遐尔学徒,争奔走其门,先生随其资器,孳孳训迪,必使优柔厌飫而后已。”清戴名世《<四书朱子大全>序》:“如此然后求诸四君子之全书,沉潜反覆,优柔饜飫,以致其博而反诸约焉。”成语解释优柔餍饫
综合释义
比喻为学之从容求索,深入体味。亦作“优柔厌饫”。如此然后求诸四君子之全书,沉潜反覆,~,以致其博而反诸约焉。◎清·戴名世《〈四书朱子大全〉序》优柔餍饫[yōuróuyànyù]宽舒而学之,饱味其意义之谓。晋、杜预〈春秋左氏传序〉:「优而柔之,使自求之,餍而饫之,使自趋之。」
汉语大词典
亦作“优柔厌饫”。喻为学之从容求索,深入体味。语本晋杜预《〈春秋左传集解〉序》:“优而柔之,使自求之;餍而饫之,使自趋之。”明宋濂《故东吴先生吴公墓碣铭》:“遐尔学徒,争奔走其门,先生随其资器,孳孳训迪,必使优柔厌饫而后已。”清戴名世《〈四书朱子大全〉序》:“如此然后求诸四君子之全书,沉潜反覆,优柔餍饫,以致其博而反诸约焉。”
其他解释
宽舒而学之,饱味其意义之谓。晋、杜预〈春秋左氏传序〉:「优而柔之,使自求之,餍而饫之,使自趋之。」
其他释义
比喻为学之从容求索,深入体味。亦作“优柔厌饫”。
出处
语出晋·杜预《〈春秋左传集解〉序》:“优而柔之,使自求之;餍而饫之,使自趋之。”
近反义词
反义词
优柔餍饫造句
1.如此然后求诸四君子之全书,沉潜反覆,优柔餍饫,以致其博而反诸约焉。◎清·戴名世《〈四书朱子大全〉序》
优柔餍饫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