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解释
1.亦作'理檝'。2.修理船桨。3.谓举桨行舟。
基础解释
亦作/'理檝/'。修理船桨。3.谓举桨行舟。
引证解释
⒈亦作“理檝”。⒉修理船桨。引南朝梁何逊《刘孝绰太子洑落日望水》诗:“榜人夜理檝,櫂女闇成粧。”唐王勃《深湾夜宿》诗:“江童暮理楫,山女夜调砧。”⒊谓举桨行舟。引宋洪迈《夷坚乙志·大孤山龙》:“篙工怖定,再理楫,觉其处非是,盖逆流而上,在大孤之南四十里矣,初未尝觉也。”宋惠洪《乾上人会余长沙》诗:“千巖佳处可同游,明日波晴当理楫。”
网络解释
理楫理楫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lǐjí,是指修理船桨。
综合释义
亦作“理檝”。修理船桨。南朝梁何逊《刘孝绰太子洑落日望水》诗:“榜人夜理檝,櫂女闇成粧。”唐王勃《深湾夜宿》诗:“江童暮理楫,山女夜调砧。”谓举桨行舟。宋洪迈《夷坚乙志·大孤山龙》:“篙工怖定,再理楫,觉其处非是,盖逆流而上,在大孤之南四十里矣,初未尝觉也。”宋惠洪《乾上人会余长沙》诗:“千巖佳处可同游,明日波晴当理楫。”
网友释义
理楫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lǐjí,是指修理船桨。
汉语大词典
亦作“理楫”。(1).修理船桨。南朝梁何逊《刘孝绰太子洑落日望水》诗:“榜人夜理楫,棹女闇成妆。”唐王勃《深湾夜宿》诗:“江童暮理楫,山女夜调砧。”(2).谓举桨行舟。宋洪迈《夷坚乙志·大孤山龙》:“篙工怖定,再理楫,觉其处非是,盖逆流而上,在大孤之南四十里矣,初未尝觉也。”宋惠洪《乾上人会余长沙》诗:“千岩佳处可同游,明日波晴当理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