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殽函
yáo hán

【拼音】:yáo hán

【注音】:一ㄠˊㄏㄢˊ

【结构】:殽(左右结构)函(半包围结构)

字义分解
殽函的解释
词语解释
殽山和函谷关的并称。相当于今陕西省潼关县以东至河南省新安县一带。殽函[yáohán]⒈殽山和函谷关的并称。相当于今陕西省潼关县以东至河南省新安县一带。
引证解释
⒈殽山和函谷关的并称。相当于今陕西省潼关县以东至河南省新安县一带。引汉贾谊《过秦论》:“秦孝公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晋葛洪《抱朴子·讥惑》:“大楚带甲百万,而有振槁之脆;强秦殽函袭嶮,而无折柳之固。”
网络解释
殽函肴函
综合释义
殽山和函谷关的并称。相当于今陕西省潼关县以东至河南省新安县一带。汉贾谊《过秦论》:“秦孝公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晋葛洪《抱朴子·讥惑》:“大楚带甲百万,而有振槁之脆;强秦殽函袭嶮,而无折柳之固。”
汉语大词典
殽山和函谷关的并称。相当于今陕西省潼关县以东至河南省新安县一带。汉贾谊《过秦论》:“秦孝公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晋葛洪《抱朴子·讥惑》:“大楚带甲百万,而有振槁之脆;强秦殽函袭崄,而无折柳之固。”
其他释义
1.殽山和函谷关的并称。相当于今陕西省潼关县以东至河南省新安县一带。
殽函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