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争功
zhēng gōng

【拼音】:zhēng gōng

【注音】:ㄓㄥㄍㄨㄥ

【结构】:争(上下结构)功(左右结构)

【简体】:争功

【繁体】:爭功

字义分解
争功的解释
词语解释
争夺功利或功劳。争功[zhēnggōng]⒈争夺功利或功劳。
引证解释
⒈争夺功利或功劳。引《书·大禹谟》:“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荀子·富国》:“事业,所恶也;功利,所好也。职业无分,如是则人有树事之患,而有争功之祸矣。”《史记·萧相国世家》:“汉五年,既杀项羽、定天下,论功行封;羣臣争功,岁餘功不决。”宋王谠《唐语林·言语》:“将谓天下已定,不籍其力,復以万乘至尊,与臣下争功。”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五章第二节:“专管治河的都水外监官员冗多,遇事互相推托,否则就是争功邀赏。”
网络解释
争功争功,汉语词汇。拼音zhēnggōng,释义为争夺功利或功劳。
综合释义
争夺功利或功劳。《书·大禹谟》:“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荀子·富国》:“事业,所恶也;功利,所好也。职业无分,如是则人有树事之患,而有争功之祸矣。”《史记·萧相国世家》:“汉五年,既杀项羽、定天下,论功行封;羣臣争功,岁餘功不决。”宋王谠《唐语林·言语》:“将谓天下已定,不籍其力,復以万乘至尊,与臣下争功。”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五章第二节:“专管治河的都水外监官员冗多,遇事互相推托,否则就是争功邀赏。”争功[zhēnggōng]争取功劳。《薛仁贵征辽事略》:「恐众文武不伏之人,于教场中跃马横枪搦三次,有争功者臣与比试,无争者恁时挂印未迟。」《三国演义.第五九回》:「众将得令,各要争功,迤逦追袭。」
网友释义
争功,汉语词汇。拼音:释义:争夺功利或功劳。
汉语大词典
争夺功利或功劳。《书·大禹谟》:“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荀子·富国》:“事业,所恶也;功利,所好也。职业无分,如是则人有树事之患,而有争功之祸矣。”《史记·萧相国世家》:“汉五年,既杀项羽、定天下,论功行封;群臣争功,岁馀功不决。”宋王谠《唐语林·言语》:“将谓天下已定,不籍其力,复以万乘至尊,与臣下争功。”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五章第二节:“专管治河的都水外监官员冗多,遇事互相推托,否则就是争功邀赏。”
国语辞典
争取功劳。争功[zhēnggōng]⒈争取功劳。引《薛仁贵征辽事略》:「恐众文武不伏之人,于教场中跃马横鎗搦三次,有争功者臣与比试,无争者恁时挂印未迟。」《三国演义·第五九回》:「众将得令,各要争功,迤逦追袭。」
辞典修订版
争取功劳。《薛仁贵征辽事略》:「恐众文武不伏之人,于教场中跃马横枪搦三次,有争功者臣与比试,无争者恁时挂印未迟。」《三国演义.第五九回》:「众将得令,各要争功,迤逦追袭。」
其他释义
1.争夺功利或功劳。
争功造句
1.在平时的工作中,为班子成员打气、助力,大力支持班子成员开展工作,绝不争功诿过。
2.因为我在谈话中了解到班子成员中有争功诿过的现象,吕处又摇了摇头说,没有掌握到实质性的问题。
3.哈德利将是和赖斯配合得很好的“帮套”,不“越位”,不争功,起到恰如其分的作用。 
4.心浮气躁,重权轻责,争功诿过,只想做官不想做事;热衷于拉帮结派、搞小圈子,闹无原则纠纷。
5.下文三藩称变,二将争功,康熙皇南巡访父,年羹尧北上观光,立皇嗣移花接木,谋大统煮豆燃箕,烛影斧声,案疑千古,神踪鬼迹,秘绝人寰。
6.不搞本位主义;以国家利益为重,不打个人小算盘;发扬民主,不搞个人专断;推功揽过,不争功诿过;讲团结,不搞“小山头”;敢于担当,不当“太平官”。
7.而绝不能象一些人那样,刚愎自用、讳疾忌医、文过饰非、沽名钓誉、争功诿过,把一切功劳归于自己,把一切错误归于别人。
8.还有“大树将军”的故事,说的是东汉名将冯异帮助刘秀统一建国后,面对诸将争功,他独自躲在大树下,一言不发,好像是乘凉休息,实际是让功。
9.东汉时有一个叫冯异的大将军,平定叛乱,战功卓著,当朝廷论功行赏时,他却独自坐在大树底下,不与人争功,于是人们将他誉为“大树将军”。
10.年初报告时大话连篇,口号成堆;年终总结时,争功诿过,列一堆无法核实的数据和子虚乌有的数字“红包”。
争功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