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蒸暑
zhēng shǔ

【拼音】:zhēng shǔ

【注音】:ㄓㄥㄕㄨˇ

【结构】:蒸(上下结构)暑(上下结构)

【简体】:蒸暑

【繁体】:蒸暑

字义分解
蒸暑的解释
词语解释
形容盛暑天气闷热。蒸暑[zhēngshǔ]⒈形容盛暑天气闷热。
引证解释
⒈形容盛暑天气闷热。引汉王粲《公讌诗》:“凉风撤蒸暑,清云却炎暉。”《魏书·崔浩传》:“又南土下湿,夏月蒸暑,水潦方多,草木深邃,疾疫必起,非行师之时。”
网络解释
蒸暑蒸暑是汉语词汇,拼音zhēngshǔ,形容盛暑天气闷热。
综合释义
形容盛暑天气闷热。汉王粲《公讌诗》:“凉风撤蒸暑,清云却炎暉。”《魏书·崔浩传》:“又南土下湿,夏月蒸暑,水潦方多,草木深邃,疾疫必起,非行师之时。”蒸暑[zhēngshǔ]形容盛夏的郁热。《北史.卷二一.崔宏传》:「南土下湿,夏月蒸暑,非行师之时。」也作「蒸溽」。
网友释义
【拼音】zhēngshǔ【注音】ㄓㄥㄕㄨˇ【条目】蒸暑【引证解释】形容盛暑天气闷热。汉王粲《公讌诗》:“凉风撤蒸暑,清云却炎晖。”《魏书·崔浩传》:“又南土下湿,夏月蒸暑,水潦方多,草木深邃,疾疫必起,非行师之时。”
汉语大词典
形容盛暑天气闷热。汉王粲《公宴诗》:“凉风撤蒸暑,清云却炎晖。”《魏书·崔浩传》:“又南土下湿,夏月蒸暑,水潦方多,草木深邃,疾疫必起,非行师之时。”
国语辞典
形容盛夏的郁热。《北史.卷二一.崔宏传》:「南土下湿,夏月蒸暑,非行师之时。」也作「蒸溽」。蒸暑[zhēngshǔ]⒈形容盛夏的郁热。也作「蒸溽」。引《北史·卷二一·崔宏传》:「南土下湿,夏月蒸暑,非行师之时。」
其他释义
1.形容盛暑天气闷热。
蒸暑造句
1.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2.酷热的夏日,烈日炎炎似火烧,令人难耐,可仍有不少劳动者为了城市正常运转,照旧露天劳作,“足蒸暑土气,背灼燃天光”,挥汗如雨。
3.大暑来临,穿着暑衣;看着暑日,成为暑吏;思着暑风,想着暑雨;吃着蒸暑,生着暑气;盼望消暑,期望暑去;看看短信,一切如意!
4.在麦收时候的打谷场上,我故乡的乡亲,无论是搬把、脱粒,还是晒草、曝谷,用一句古诗来诠释,也可以算得上是“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的。
5.疲惫的身心得以放松,劳累的筋骨得以舒缓,对整日“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的农人来讲,真的是一种惬意的享受。
6.我们也帮着父母干,常常是汗水腌得眼睛睁不开,“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确是真实的写照,我的脊背都晒得起水泡,脱皮。
蒸暑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