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解释
形容盛暑天气闷热。蒸暑[zhēngshǔ]⒈形容盛暑天气闷热。
引证解释
⒈形容盛暑天气闷热。引汉王粲《公讌诗》:“凉风撤蒸暑,清云却炎暉。”《魏书·崔浩传》:“又南土下湿,夏月蒸暑,水潦方多,草木深邃,疾疫必起,非行师之时。”
网络解释
蒸暑蒸暑是汉语词汇,拼音zhēngshǔ,形容盛暑天气闷热。
综合释义
形容盛暑天气闷热。汉王粲《公讌诗》:“凉风撤蒸暑,清云却炎暉。”《魏书·崔浩传》:“又南土下湿,夏月蒸暑,水潦方多,草木深邃,疾疫必起,非行师之时。”蒸暑[zhēngshǔ]形容盛夏的郁热。《北史.卷二一.崔宏传》:「南土下湿,夏月蒸暑,非行师之时。」也作「蒸溽」。
网友释义
【拼音】zhēngshǔ【注音】ㄓㄥㄕㄨˇ【条目】蒸暑【引证解释】形容盛暑天气闷热。汉王粲《公讌诗》:“凉风撤蒸暑,清云却炎晖。”《魏书·崔浩传》:“又南土下湿,夏月蒸暑,水潦方多,草木深邃,疾疫必起,非行师之时。”
汉语大词典
形容盛暑天气闷热。汉王粲《公宴诗》:“凉风撤蒸暑,清云却炎晖。”《魏书·崔浩传》:“又南土下湿,夏月蒸暑,水潦方多,草木深邃,疾疫必起,非行师之时。”
国语辞典
形容盛夏的郁热。《北史.卷二一.崔宏传》:「南土下湿,夏月蒸暑,非行师之时。」也作「蒸溽」。蒸暑[zhēngshǔ]⒈形容盛夏的郁热。也作「蒸溽」。引《北史·卷二一·崔宏传》:「南土下湿,夏月蒸暑,非行师之时。」
其他释义
1.形容盛暑天气闷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