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六玺
liù xǐ

【拼音】:liù xǐ

【注音】:ㄌ一ㄡˋㄒ一ˇ

【结构】:六(独体结构)玺(上下结构)

【繁体】:六璽

字义分解
六玺的解释
词语解释
意思是秦汉皇帝除传国玺之外,尚有六玺。六玺[liùxǐ]⒈秦汉皇帝除传国玺之外,尚有六玺,皆白玉制,螭虎纽,用武都紫泥封:一,皇帝行玺,用于封国;二,皇帝之玺,用于赐诸王侯;三,皇帝信玺,用于发兵;四,天子行玺,用于召大臣;五,天子之玺,用于策封外国君主;六,天子信玺,用于祭天地鬼神。其后,自晋至隋,用制屡变而其名不改。唐又增神玺、受命玺,为八玺;武则天时改诸玺曰宝。参阅《后汉书·武帝纪上》“丙午,赤眉君臣面缚奉高皇帝玺绶”李贤注引汉蔡邕《独断》、《宋书·礼志五》。
引证解释
⒈秦汉皇帝除传国玺之外,尚有六玺,皆白玉制,螭虎纽,用武都紫泥封:一,皇帝行玺,用于封国;二,皇帝之玺,用于赐诸王侯;三,皇帝信玺,用于发兵;四,天子行玺,用于召大臣;五,天子之玺,用于策封外国君主;六,天子信玺,用于祭天地鬼神。其后,自晋至隋,用制屡变而其名不改。唐又增神玺、受命玺,为八玺;武则天时改诸玺曰宝。参阅《后汉书·武帝纪上》“丙午,赤眉君臣面缚奉高皇帝璽綬”李贤注引汉蔡邕《独断》、《宋书·礼志五》。
网络解释
六玺秦、汉皇帝的印玺。《后汉书·光武纪》建武三年注引蔡邕《独断》:“皇帝六玺,皆玉螭虎纽,文曰‘皇帝行玺’、‘皇帝之玺’、‘皇帝信玺’、‘天子行玺’、‘天子之玺’、‘天子信玺’,皆以武都紫泥封之。”又有传国玺,合称为七玺(一说传国玺不存在或为六玺总称)。参阅《宋书·礼志》五。
综合释义
秦汉皇帝除传国玺之外,尚有六玺,皆白玉制,螭虎纽,用武都紫泥封:一,皇帝行玺,用于封国;二,皇帝之玺,用于赐诸王侯;三,皇帝信玺,用于发兵;四,天子行玺,用于召大臣;五,天子之玺,用于策封外国君主;六,天子信玺,用于祭天地鬼神。其后,自晋至隋,用制屡变而其名不改。唐又增神玺、受命玺,为八玺;武则天时改诸玺曰宝。参阅《后汉书·武帝纪上》“丙午,赤眉君臣面缚奉高皇帝璽綬”李贤注引汉蔡邕《独断》、《宋书·礼志五》。六玺[liùxǐ]意思是秦汉皇帝除传国玺之外,尚有六玺。秦汉皇帝除传国玺之外﹐尚有六玺﹐皆白玉制﹐螭虎纽﹐用武都紫泥封一﹐皇帝行玺﹐用于封国;二﹐皇帝之玺﹐用于赐诸王侯;三﹐皇帝信玺﹐用于发兵;四﹐天子行玺﹐用于召大臣;五﹐天子之玺﹐用于策封外国君主;六﹐天子信玺﹐用于祭天地鬼神。其后﹐自晋至隋﹐用制屡变而其名不改。唐又增神玺﹑受命玺﹐为八玺;武则天时改诸玺曰宝。参阅《后汉书.武帝纪上》/丙午﹐赤眉君臣面缚奉高皇帝玺绶/李贤注引汉蔡邕《独断》﹑《宋书.礼志五》。
汉语大词典
秦汉皇帝除传国玺之外,尚有六玺,皆白玉制,螭虎纽,用武都紫泥封:一,皇帝行玺,用于封国;二,皇帝之玺,用于赐诸王侯;三,皇帝信玺,用于发兵;四,天子行玺,用于召大臣;五,天子之玺,用于策封外国君主;六,天子信玺,用于祭天地鬼神。其后,自晋至隋,用制屡变而其名不改。唐又增神玺、受命玺,为八玺;武则天时改诸玺曰宝。参阅《后汉书·武帝纪上》“丙午,赤眉君臣面缚奉高皇帝玺绶”李贤注引汉蔡邕《独断》、《宋书·礼志五》。
其他释义
1.秦汉皇帝除传国玺之外﹐尚有六玺﹐皆白玉制﹐螭虎纽﹐用武都紫泥封:一﹐皇帝行玺﹐用于封国;二﹐皇帝之玺﹐用于赐诸王侯;三﹐皇帝信玺﹐用于发兵;四﹐天子行玺﹐用于召大臣;五﹐天子之玺﹐用于策封外国君主;六﹐天子信玺﹐用于祭天地鬼神。其后﹐自晋至隋﹐用制屡变而其名不改。唐又增神玺﹑受命玺﹐为八玺;武则天时改诸玺曰宝。参阅《后汉书.武帝纪上》'丙午﹐赤眉君臣面缚奉高皇帝玺绶'李贤注引汉蔡邕《独断》﹑《宋书.礼志五》。
六玺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