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鼎邑
dǐng yì

【拼音】:dǐng yì

【注音】:ㄉ一ㄥˇ一ˋ

【结构】:鼎(半包围结构)邑(上下结构)

字义分解
鼎邑的解释
词语解释
指洛阳。鼎邑[dǐngyì]⒈《左传·桓公二年》:“武王克商,迁九鼎于雒邑。”后遂以“鼎邑”指洛阳。
引证解释
⒈后遂以“鼎邑”指洛阳。引《左传·桓公二年》:“武王克商,迁九鼎于雒邑。”唐杨炯《途中》诗:“悠悠辞鼎邑,去去指金墉。”唐王勃《乾元殿颂》:“晷纬齐明,临鼎邑而重威灵。”
网络解释
鼎邑鼎邑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dǐngyì,指洛阳,出自《左传·桓公二年》。
综合释义
《左传·桓公二年》:“武王克商,迁九鼎于雒邑。”后遂以“鼎邑”指洛阳。唐杨炯《途中》诗:“悠悠辞鼎邑,去去指金墉。”唐王勃《乾元殿颂》:“晷纬齐明,临鼎邑而重威灵。”鼎邑[dǐngyì]后遂以鼎邑,指洛阳。《左传.桓公二年》/武王克商,迁九鼎于雒邑。
网友释义
鼎邑出自《左传·桓公二年》,鼎邑在左传中指的是洛阳。
汉语大词典
《左传·桓公二年》:“武王克商,迁九鼎于雒邑。”后遂以“鼎邑”指洛阳。唐杨炯《途中》诗:“悠悠辞鼎邑,去去指金墉。”唐王勃《乾元殿颂》:“晷纬齐明,临鼎邑而重威灵。”
其他释义
1.《左传.桓公二年》:'武王克商,迁九鼎于雒邑。'后遂以'鼎邑'指洛阳。
鼎邑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