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长策
cháng cè

【拼音】:cháng cè

【注音】:ㄔㄤˊㄘㄜˋ

【结构】:长(独体结构)策(上下结构)

【简体】:长策

【繁体】:長策

字义分解
长策的解释
词语解释
长策chángcè。(1)上策;万全之计;效用长久的方策。长策[chángcè]⒈上策;万全之计;效用长久的方策。例治国安邦之长策。英tacticsoflongeffect;
基础解释
上策;万全之计;效用长久的方策治国安邦之长策。长鞭。
引证解释
⒈长的鞭。常比喻威势。引汉贾谊《过秦论上》:“及至始皇,奋六世之餘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唐高适《送董判官》诗:“长策须当用,男儿莫顾身。”清林则徐《程玉樵饯予于兰州》诗:“我无长策靖蛮氛,愧説楼船练水军。”⒉犹良计。引《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靡獘中国,快心匈奴,非长策也。”《北齐书·王琳传》:“吴兵甚鋭,宜长策制之,慎勿轻鬭。”
网络解释
长策长策,汉语词汇。
释义
1、长的鞭。常比喻威势。2、上策;万全之计,效用长久的方策。
综合释义
长的鞭。常比喻威势。汉贾谊《过秦论上》:“及至始皇,奋六世之餘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唐高适《送董判官》诗:“长策须当用,男儿莫顾身。”清林则徐《程玉樵饯予于兰州》诗:“我无长策靖蛮氛,愧説楼船练水军。”犹良计。《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靡獘中国,快心匈奴,非长策也。”《北齐书·王琳传》:“吴兵甚鋭,宜长策制之,慎勿轻鬭。”长策[chángcè]良策、长计。《文选.曹冏.六代论》:「观五代之存亡,而不用其长策;睹前车之倾覆,而不改其辙迹。」《儒林外史.第一五回》:「你在此终不是个长策,我送你盘费回去 。」长策[chángcè]长鞭。《文选.贾谊.过秦论》:「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
汉语大词典
(1).长的鞭。常比喻威势。汉贾谊《过秦论上》:“及至始皇,奋六世之馀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唐高适《送董判官》诗:“长策须当用,男儿莫顾身。”清林则徐《程玉樵饯予于兰州》诗:“我无长策靖蛮氛,愧说楼船练水军。”(2).犹良计。《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靡毙中国,快心匈奴,非长策也。”《北齐书·王琳传》:“吴兵甚锐,宜长策制之,慎勿轻斗。”
国语辞典
长鞭。长策[chángcè]⒈长鞭。引《文选·贾谊·过秦论》:「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⒉良策、长计。引《文选·曹冏·六代论》:「观五代之存亡,而不用其长策;睹前车之倾覆,而不改其辙迹。」《儒林外史·第一五回》:「你在此终不是个长策,我送你盘费回去。」
辞典修订版
长鞭。《文选.贾谊.过秦论》:「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良策、长计。《文选.曹冏.六代论》:「观五代之存亡,而不用其长策;睹前车之倾覆,而不改其辙迹。」《儒林外史.第一五回》:「你在此终不是个长策,我送你盘费回去 。」
其他释义
1.长的鞭。常比喻威势。2.犹良计。
长策造句
1.杨家铁骑,男儿傲骨,巾帼须眉,擅长策马冲锋,杨家枪更是被传为天下无敌手。
2.其后战国动乱,一代魔君秦始皇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囊括四海,并吞八荒,于是废先贤之道,焚书坑儒,毁去儒家修行之路。
3.千年前大秦帝国振长策而御宇内,鞭笞天下,整个中土都是他的版图,东起扶桑北临冰海南括诸岛西陈十万大山,战马嘶鸣威震四海。
4.中国最古老的军衔制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搞朴以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5.他,一国之君,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震四海……却在她的身上,输了那颗心。
6.及至秦王,续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棰拊以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7.又强弩末矢,理无穿于鲁缟;冲风余力,讵能动于鸿毛?石田得而无堪,鸡肋啖而何用?而恃众怙力,强兵黩武,惟在并吞,不思长策
8.湛生虽脱网罗,但是哥哥凶性犹存,官府虽不查究,花园已经封锁,弄得归家无路,进退无门,住在此间又非长策,不觉扑籁籁泪珠抛下。
9.盖予赋性恬淡,致行孤洁,无狼毒之心,无奔波之脚,无媚世之好颜,无骗人之长策,因致子之无由,故交予之不屑。
10.高帝明并日月,谋臣渊深,然涉险被创,危然后安;今陛下未及高帝,谋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长策取胜,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
长策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