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方丈
fāng zhàng

【拼音】:fāng zhàng

【简体】:方丈

【繁体】:方丈

字义分解
方丈的解释
词语解释
⒈ 一丈见方。例: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明·归有光《项脊轩志》英:squarezhang;⒉ 平方丈。英:squarezhang;方丈[fāngzhàng]⒈ 佛寺或道观中住持住的房间,因住持的居室四方各为一丈,故名。英:abbot’sroom;⒉ 也指佛寺或道观的住持。英:Buddhistabbot;
基础解释
(名)指寺院的住持或住持住的房间。
引证解释
⒈ 一丈见方。引:明陈继儒《珍珠船》卷四:“白傅葬龙门山,四方过者,必奠卮酒;塚前方丈之土,常成泥泞。”茅盾《锻炼》二:“窗外是不满方丈的小院子。”⒉ 指方丈之食。极言肴馔之丰盛。引:语出《孟子·尽心下》:“食前方丈,侍妾数百人,我得志,弗为也。”赵岐注:“极五味之饌食,列於前,方一丈。”晋葛洪《抱朴子·诘鲍》:“食则方丈,衣则龙章。”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贬误》:“﹝书生﹞乃於口中吐一铜盘,盘中海陆珍羞,方丈盈前。”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楔子:“我想先夫在日,食前方丈,从者数百;今日至亲只这三四口儿,好生伤感人呵!”梁启超《<史记·货殖列传>今义》:“彼食前方丈,而市酒肉者,得以养焉。”⒊ 初指寺院。后指僧尼长老、住持的居室。引:《文选·王屮<头陀寺碑文>》:“宋大明五年,始立方丈茅茨,以庇经象。”张铣注:“言立方丈之室,覆以茅茨之草,以置经象也。”南朝陈徐陵《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未若天尊,躬临方丈。”唐欧阳詹《同诸公过福先寺律院宣上人房》诗:“寂尔方丈内,莹然虚白间。”《清平山堂话本·戒指儿记》:“那尼姑连忙出门迎接,邀入方丈。”《人民文学》1981年第3期:“两位男性住北间,两位堂客住南间,他自己告退回方丈。”⒋ 指道观住持的居室。引:《水浒传》第一回:“真人答道:‘容稟,詔敕权供在殿上,贫道等亦不敢开读。且请太尉到方丈献茶,再烦计议。’”李劼人《死水微澜》第五部分九:“看过了吕纯阳、韩湘子跨鹤并飞的亭子……便在方丈内坐了一会。”⒌ 指寺院、道观的住持。引:唐陆龟蒙《和袭美寒日书斋即事》之三:“名价皆酬百万餘,尚怜方丈讲玄虚。”清黄钧宰《金壶浪墨·八大寺》:“一寺之事,方丈总其成。”郁达夫《在寒风里》下:“第二天早晨一早,就辞别了方丈,走下山来。”⒍ 传说中海上神山名。参见“方丈洲”。引:《史记·秦始皇本纪》:“齐人徐市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晋孙绰《游天台山赋》:“涉海则有方丈、蓬莱,登陆则有四明、天台。”宋贺铸《海月谣》词:“顿觉蓬莱、方丈,去人不远。”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三》:“卧三脚木榻上,觉四体舒适,心神开朗,如居蓬莱、方丈间。”
网友释义
佛寺住持的居处称为方丈,亦曰堂头、正堂。这是方丈一词的狭义。广义的方丈除指住持居处外,还包括其附属设施如寝室、茶堂、衣钵寮等。据《维摩诘经》说,身为菩萨的维摩诘居士所住的卧室虽仅仅一丈见方,却能容纳二千师子之座,有不可思议之妙。
汉语大词典
(1).一丈见方。明陈继儒《珍珠船》卷四:“白傅葬龙门山,四方过者,必奠卮酒;冢前方丈之土,常成泥泞。”茅盾《锻炼》二:“窗外是不满方丈的小院子。”(2).指方丈之食。极言肴馔之丰盛。语出《孟子·尽心下》:“食前方丈,侍妾数百人,我得志,弗为也。”赵岐注:“极五味之馔食,列于前,方一丈。”晋葛洪《抱朴子·诘鲍》:“食则方丈,衣则龙章。”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贬误》:“﹝书生﹞乃于口中吐一铜盘,盘中海陆珍羞,方丈盈前。”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楔子:“我想先夫在日,食前方丈,从者数百;今日至亲只这三四口儿,好生伤感人呵!”梁启超《〈史记·货殖列传〉今义》:“彼食前方丈,而市酒肉者,得以养焉。”(3).初指寺院。后指僧尼长老、住持的居室。《文选·王屮〈头陀寺碑文〉》:“宋大明五年,始立方丈茅茨,以庇经象。”张铣注:“言立方丈之室,覆以茅茨之草,以置经象也。”南朝陈徐陵《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未若天尊,躬临方丈。”唐欧阳詹《同诸公过福先寺律院宣上人房》诗:“寂尔方丈内,莹然虚白间。”《清平山堂话本·戒指儿记》:“那尼姑连忙出门迎接,邀入方丈。”《人民文学》1981年第3期:“两位男性住北间,两位堂客住南间,他自己告退回方丈。”(4).指道观住持的居室。《水浒传》第一回:“真人答道:‘容禀,诏敕权供在殿上,贫道等亦不敢开读。且请太尉到方丈献茶,再烦计议。’”李劼人《死水微澜》第五部分九:“看过了吕纯阳、韩湘子跨鹤并飞的亭子……便在方丈内坐了一会。”(5).指寺院、道观的住持。唐陆龟蒙《和袭美寒日书斋即事》之三:“名价皆酬百万馀,尚怜方丈讲玄虚。”清黄钧宰《金壶浪墨·八大寺》:“一寺之事,方丈总其成。”郁达夫《在寒风里》下:“第二天早晨一早,就辞别了方丈,走下山来。”(6).传说中海上神山名。《史记·秦始皇本纪》:“齐人徐市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晋孙绰《游天台山赋》:“涉海则有方丈、蓬莱,登陆则有四明、天台。”宋贺铸《海月谣》词:“顿觉蓬莱、方丈,去人不远。”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三》:“卧三脚木榻上,觉四体舒适,心神开朗,如居蓬莱、方丈间。”参见“方丈洲”。
国语辞典
⒈ 长宽各一丈的面积。引:《孟子·尽心下》:「食前方丈,侍妾数百人。」方丈[fāngzhang]⒈ 维摩诘所说经说,维摩诘居士居住的卧室一丈见方,但容量无限,禅宗取其意,以方丈名住持所居之室。引:《西游记·第九回》:「你真个要寻父母,可随我到方丈里来。」⒉ 僧寺的住持。引:《警世通言·卷二八·白娘子永镇雷峰塔》:「白娘子道:『一件,不要去方丈内去;二件,不要与和尚说话;三件,去了就回。来得迟,我便来寻你也。』」《儒林外史·第三八回》:「贫僧当年住在南京太平府芜湖县甘露庵里的,后在京师报国寺做方丈。」
辞典修订版
长宽各一丈的面积。《孟子.尽心下》:「食前方丈,侍妾数百人。」[二]ㄈㄤ .ㄓㄤ fāng zhang
辞典简编版
僧寺的住持。 【造句】这座寺院的方丈是位高僧。
其他释义
①一丈见方。②平方丈。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反义词
方丈造句
1.武当的古松道长被人无缘无故的割断了咽喉,少林的智通方丈被人取下了首级,这两起轰动江湖的命案现场都留下了楚留香的作案痕迹。
2.仙法欲止绝臭腥,休粮清肠,而人君烹肥宰腯,屠割群生,八珍百和,方丈於前,煎熬勺药,旨嘉餍饫。
3.鲁智深打死恶霸镇关西后,怕吃官司,逃往他处。他先来到五台山文殊院出家,因不守佛规,喝酒闹事,方丈又把他介绍到大相国寺看菜园子。
4.其时莆田少林寺方丈红叶禅师,乃是一位大智大慧的了不起人物,依照他的武功悟性,该当练成宝典上所载武功才是。
5.其时莆田少林寺方丈红叶禅师,乃是一位大智大慧了不起的人物,依照他的武功悟性,该当练成宝典上所载武功才是。
6.练宝典功夫时,首先要自宫净身,莆田少林寺方丈红叶禅师圆寂之时,认为这本秘籍修习起来残伤身体,难关很多,传世非武林之福,就把它投入炉中火化。
7.在昨天的现场活动中,不仅有南普陀寺的方丈则悟法师亲临现场挥毫泼墨,南普陀寺副寺德煌法师也为到场的读者们贡献了墨宝。
8.虚竹,你速速回寺,向方丈禀报,本寺来日大难,务当加意戒备。
9.李墨源本打算还了愿就离开,没想过要惊动庙里的住持方丈,现在看小乐儿兴致很高地跟着知客僧往后走,也只好尾随着两人,七拐八弯地来到了方丈的禅室。
10.你搞个赞助,随便往寺庙里砸十万试试,方丈老人家本来闭关参悟佛道的,听说您来啦,立刻结帮拉派的把所有高僧都穿戴的整整齐齐,老远就跑出庙门欢迎您。
方丈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单词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