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十二时虫
shí èr shí chóng

【拼音】:shí èr shí chóng

【注音】:ㄕˊㄦˋㄕˊㄔㄨㄥˊ

【繁体】:十二時蟲

字义分解
十二时虫的解释
词语解释
爬行类动物名。一名避役。蜥蜴的一种。相传能随十二时而变易其体色,故称。十二时虫[shíèrshíchóng]⒈爬行类动物名。一名避役。蜥蜴的一种。相传能随十二时而变易其体色,故称。
引证解释
⒈爬行类动物名。一名避役。蜥蜴的一种。相传能随十二时而变易其体色,故称。引《太平广记》卷四七八引唐房千里《投荒杂录》:“南海有毒虫者,若大蜥蜴,眸子尤精朗,土人呼为十二时虫。一日一夜,随十二时变其色。乍赤乍黄,亦呼为篱头虫。传云:伤人立死。既潜噬人,急走於藩篱之上,望其死者亲族之哭。”
网络解释
十二时虫唐刘有《岭表录异》卷下:“十二时虫,蛇师、蜥蜴之类也。上色者,身尾长尺余,脑上连背有髻桩,草树上行极迅速,亦多在人家篱落间。
综合释义
爬行类动物名。一名避役。蜥蜴的一种。相传能随十二时而变易其体色,故称。《太平广记》卷四七八引唐房千里《投荒杂录》:“南海有毒虫者,若大蜥蜴,眸子尤精朗,土人呼为十二时虫。一日一夜,随十二时变其色。乍赤乍黄,亦呼为篱头虫。传云:伤人立死。既潜噬人,急走於藩篱之上,望其死者亲族之哭。”
其他释义
1.爬行类动物名。一名避役。蜥蜴的一种。相传能随十二时而变易其体色,故称。
十二时虫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