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避溺山隅
bì nì shān yú

【拼音】:bì nì shān yú

【注音】:ㄅ一ˋㄋ一ˋㄕㄢㄩˊ

【词性】:成语。

字义分解
避溺山隅的解释
词语解释
谓防止淹死而躲入山隅。表示远远回避。避溺山隅[bìnìshānyú]⒈谓防止淹死而躲入山隅。表示远远回避。
引证解释
⒈谓防止淹死而躲入山隅。表示远远回避。引汉司马相如《美人赋》:“譬於防火水中,避溺山隅,此乃未见其可欲。”《梁书·王僧孺传》:“下官不能避溺山隅,而止冠李下,既貽疵辱,方致徽绳,解籙收簪,旦归初服。”⒈谓防止淹死而躲入山隅。表示远远回避。引汉司马相如《美人赋》:“譬於防火水中,避溺山隅,此乃未见其可欲。”《梁书·王僧孺传》:“下官不能避溺山隅,而止冠李下,既貽疵辱,方致徽绳,解籙收簪,旦归初服。”成语解释避溺山隅
综合释义
指防止淹死而躲入山隅。表示远远回避。下官不能~,而止冠李下,既贻疵辱,方致微绳,解箓收簪,旦归初服。◎《梁书·王僧孺传》
汉语大词典
谓防止淹死而躲入山隅。表示远远回避。汉司马相如《美人赋》:“譬于防火水中,避溺山隅,此乃未见其可欲。”《梁书·王僧孺传》:“下官不能避溺山隅,而止冠李下,既贻疵辱,方致徽绳,解箓收簪,旦归初服。”
其他释义
指防止淹死而躲入山隅。表示远远回避。
出处
汉·司马相如《美人赋》:“譬于防火水中,避溺山隅,此乃未见其可欲。”
避溺山隅造句
1.古之避色,孔墨之徒,闻齐馈女而遐逝,望朝歌而回车。譬于防火水中,避溺山隅。此乃未见其可欲,何以明不好色乎?
2.下官不能避溺山隅,而止冠李下,既贻疵辱,方致微绳,解箓收簪,旦归初服。◎《梁书·王僧孺传》
避溺山隅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