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倍德
bèi dé

【拼音】:bèi dé

【注音】:ㄅㄟˋㄉㄜˊ

【结构】:倍(左右结构)德(左右结构)

【简体】:倍德

【繁体】:倍德

字义分解
倍德的解释
词语解释
1.背弃恩德。倍,通'背'。2.指背离应该遵循的道德准则。
基础解释
背弃恩德。倍,通/'背/'。指背离应该遵循的道德准则。
引证解释
⒈背弃恩德。倍,通“背”。引《史记·项羽本纪》:“愿伯(项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史记·田叔列传》:“王长者,不倍德。”⒉指背离应该遵循的道德准则。引南朝梁元帝《金楼子·杂记下》:“主有三殆。倍德好色,亲諂諛,远忠直,嬖子众多,嫡嗣无立,是一殆也。”
综合释义
背弃恩德。倍,通“背”。《史记·项羽本纪》:“愿伯(项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史记·田叔列传》:“王长者,不倍德。”指背离应该遵循的道德准则。南朝梁元帝《金楼子·杂记下》:“主有三殆。倍德好色,亲諂諛,远忠直,嬖子众多,嫡嗣无立,是一殆也。”倍德[bèidé]即背德也。《史记·项羽本纪》:「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汉语大词典
(1).背弃恩德。倍,通“背”。《史记·项羽本纪》:“愿伯(项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史记·田叔列传》:“王长者,不倍德。”(2).指背离应该遵循的道德准则。南朝梁元帝《金楼子·杂记下》:“主有三殆。倍德好色,亲谄谀,远忠直,嬖子众多,嫡嗣无立,是一殆也。”
其他解释
即背德也。《史记·项羽本纪》:「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倍德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