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秦晋
qín jìn

【拼音】:qín jìn

【注音】:ㄑ一ㄣˊㄐ一ㄣˋ

【结构】:秦(上下结构)晋(上下结构)

【简体】:秦晋

【繁体】:秦晉

字义分解
秦晋的解释
词语解释
秦晋Qín-Jìn。(1)原指春秋时秦、晋两国世通婚姻,后泛称任何两姓之联姻。亦指双方和睦相处。秦晋[qínjìn]⒈原指春秋时秦、晋两国世通婚姻,后泛称任何两姓之联姻。亦指双方和睦相处。例永结秦晋之好。英marriagebetweentwofamilies;
基础解释
原指春秋时秦、晋两国世通婚姻,后泛称任何两姓之联姻。亦指双方和睦相处永结秦晋之好。
引证解释
⒈指春秋时期的秦晋两国。引《左传·成公十一年》:“秦晋为成,将会於令狐。”《国语·晋语八》:“秦晋不和久矣。今日之事幸而集,子孙饗之。不集,三军之士暴骨。”北周庾信《慕容宁神道碑》:“衿带关辅,脣齿秦晋。”⒉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后因以指两姓联姻。引唐杜甫《送大理封主簿五郎亲事不合遂停》诗:“颇谓秦晋匹,从来王谢郎。”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倒陪家门,情愿与英雄结婚姻,成秦晋。”苏曼殊《绛纱记》:“父有契友,固一乡祭酒,与吾父约,有子女必谐秦晋。”
网络解释
秦晋(词语释义)词语
综合释义
指春秋时期的秦晋两国。《左传·成公十一年》:“秦晋为成,将会於令狐。”《国语·晋语八》:“秦晋不和久矣。今日之事幸而集,子孙饗之。不集,三军之士暴骨。”北周庾信《慕容宁神道碑》:“衿带关辅,脣齿秦晋。”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后因以指两姓联姻。唐杜甫《送大理封主簿五郎亲事不合遂停》诗:“颇谓秦晋匹,从来王谢郎。”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倒陪家门,情愿与英雄结婚姻,成秦晋。”苏曼殊《绛纱记》:“父有契友,固一乡祭酒,与吾父约,有子女必谐秦晋。”
网友释义
词语【词目】秦晋(秦晋)【拼音】qínjìnㄑㄧㄣˊㄐㄧㄣˋ
汉语大词典
(1).指春秋时期的秦晋两国。《左传·成公十一年》:“秦晋为成,将会于令狐。”《国语·晋语八》:“秦晋不和久矣。今日之事幸而集,子孙飨之。不集,三军之士暴骨。”北周庾信《慕容宁神道碑》:“衿带关辅,唇齿秦晋。”(2).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后因以指两姓联姻。唐杜甫《送大理封主簿五郎亲事不合遂停》诗:“颇谓秦晋匹,从来王谢郎。”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倒陪家门,情愿与英雄结婚姻,成秦晋。”苏曼殊《绛纱记》:“父有契友,固一乡祭酒,与吾父约,有子女必谐秦晋。”
国语辞典
春秋时代,秦、晋二国世代多互为婚嫁。后遂以秦晋代指婚姻关系。秦晋[qínjìn]⒈春秋时代,秦、晋二国世代多互为婚嫁。后遂以秦晋代指婚姻关系。引唐·蒋防《霍小玉传》:「妙选高门,以谐秦晋。」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倒陪家门,情愿与英雄结婚姻,成秦晋。」
辞典修订版
春秋时代,秦、晋二国世代多互为婚嫁。后遂以秦晋代指婚姻关系。唐.蒋防《霍小玉传》:「妙选高门,以谐秦晋。」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倒陪家门,情愿与英雄结婚姻,成秦晋。」 
其他释义
1.指春秋时期的秦晋两国。2.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后因以指两姓联姻。
秦晋造句
1.新郎是世家子弟,新娘是名门闺秀,他们结为秦晋,真可说是珠联璧合了。
2.他们两人情投意合愿结为秦晋之好。
3.他们两个村结下了秦晋之好。
4.他们两家既然已成秦晋之好,现在一家遇上困难,另一家解囊相助,也是自然的。
5.今天大家前来祝贺你们两家结为秦晋之好。
6.我曾经想,我们不管怎样都会走到一块的,在同学那个时候,人们都说我俩长的一样是一家人,就凭这种说,都会结成秦晋的,可感觉必竟是感觉。到初中开始,我们就不在一个学校念书了,相见就少了,但我依旧很喜欢她,这就是爱,这就是爱的等待。
7.秦晋淝水之战,谢氏八万军队击败前秦苻坚八十万大军,传奇在前。
8.弟居南都为异客,及逢兄婚两相隔。欲书红笺传庆贺,提笔难尽复又搁。南国香桂北方歌,淮南青发秦晋合。遥寄长思情一脉,惟愿兄嫂永生和。
9.男方夏沫并不认识,是同事大姐老乡的孩子,不知道同事大姐怎么拐弯抹角认定这俩人有秦晋之缘。
10.秦晋此时看起来身如筛糠,面如土色,几于手无缚鸡之力的富家公子哥一般无二。
秦晋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单词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