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眼花耳热
yǎn huā ěr rè

【拼音】:yǎn huā ěr rè

【注音】:一ㄢˇㄏㄨㄚㄦˇㄖㄜˋ

【词性】:成语。

【简体】:眼花耳热

【繁体】:眼花耳熱

字义分解
眼花耳热的解释
词语解释
眼睛昏花,耳朵燥热。多形容酒酣兴高的神态。眼花耳热[yǎnhuāěrrè]⒈眼睛昏花,耳朵燥热。多形容酒酣兴高的神态。
引证解释
⒈眼睛昏花,耳朵燥热。多形容酒酣兴高的神态。引唐李白《侠客行》:“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唐张鷟《游仙窟》:“鼻里痠痺,心中结繚;少时,眼花耳热,脉胀筋舒。”宋陆游《东山》诗:“眼花耳热不知夜,但见银烛高花摧。”明刘基《前有尊酒行》:“眼花耳热乱言语,元气耗斁肝胆倾。”
综合释义
两眼昏眩,双耳燥热。形容饮酒微醉时的感觉。~言语多,霍然已醒如过烧。◎宋·陆游《野饮》诗眼花耳热[yǎnhuāěrrè]饮酒微醉,精神振奋的样子。唐˙李白˙侠客行: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汉语大词典
眼睛昏花,耳朵燥热。多形容酒酣兴高的神态。唐李白《侠客行》:“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唐张鷟《游仙窟》:“鼻里酸痹,心中结缭;少时,眼花耳热,脉胀筋舒。”宋陆游《东山》:“眼花耳热不知夜,但见银烛高花摧。”明刘基《前有尊酒行》:“眼花耳热乱言语,元气耗斁肝胆倾。”
国语辞典
饮酒微醉,精神振奋的样子。眼花耳热[yǎnhuāěrrè]⒈饮酒微醉,精神振奋的样子。引唐·李白〈侠客行〉:「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成语解释眼花耳热
辞典修订版
饮酒微醉,精神振奋的样子。唐.李白〈侠客行〉:「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成语词典版
修订本参考资料:饮酒微醉,精神振奋的样子。唐˙李白˙侠客行: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其他释义
两眼昏眩,双耳燥热。形容饮酒微醉时的感觉。
出处
唐·李白《侠客行》诗:“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近反义词
近义词
眼花耳热造句
1.落箸碰杯、眼花耳热的笑语之间,他还没有提起、也绝没有想到要提起师门之恨,未曾道出那句重伤殷衡的说话……可是,在那之前,殷衡已萌生了死志。
2.宾主之间转着圈互敬,气氛越来越融洽,越来越融洽,不知不觉间,都喝了个眼花耳热
3.好酒的刘汉又和王余佑喝起酒来,刘汉眼花耳热后,开始和王余佑讲起赤脚张三的传说明朝末年,农民起义的风暴席卷全国。
4.不知不觉间,刘尚也有了些迷醉之态,眼花耳热,看到郭嘉有些落寞哀愁的表情溢于言表,不由得念起了李白将进酒中的一句。
5.众人频频举杯、喝干为敬,周之平来者不拒,一干到底,直喝得一个个眼花耳热,酒话连篇,该说的不该说的,一股脑倒了出来;能说的不能说的,一娄子捅了出来。
6.酒后眼花耳热,意气勃勃劲生,气吞虹霓。
7.桃花娘子真是宴席上的主角,没一会功夫,人们很是快乐自在,连校尉老人家也不免喝得眼花耳热
8.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9.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义气素霓生。
10.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眼花耳热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