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担幢
dān zhuàng

【拼音】:dān zhuàng

【注音】:ㄉㄢㄓㄨㄤˋ

【结构】:担(左右结构)幢(左右结构)

【繁体】:擔幢

字义分解
担幢的解释
词语解释
古代的一种杂技。表演者须有大膂力。担幢[dānzhuàng]⒈古代的一种杂技。表演者须有大膂力。
引证解释
⒈古代的一种杂技。表演者须有大膂力。引《南史·齐纪下·废帝东昏侯》:“﹝齐东昏侯﹞又甚有筋力,牵弓至三斛五斗。能担幢,初学担幢,每倾倒在幢杪者,必致踠伤。”《资治通鉴·齐东昏侯永元元年》:“帝有膂力,率弓至三斛五斗。又好担幢,白虎幢高七丈五尺,於齿上担之,折齿不倦。”
网络解释
担幢担幢是汉语词汇,拼音dānzhuàng,指古代的一种杂技。
综合释义
古代的一种杂技。表演者须有大膂力。《南史·齐纪下·废帝东昏侯》:“﹝齐东昏侯﹞又甚有筋力,牵弓至三斛五斗。能担幢,初学担幢,每倾倒在幢杪者,必致踠伤。”《资治通鉴·齐东昏侯永元元年》:“帝有膂力,率弓至三斛五斗。又好担幢,白虎幢高七丈五尺,於齿上担之,折齿不倦。”
网友释义
【拼音】dānzhuàng【注音】ㄉㄢㄓㄨㄤˋ【条目】担幢(担幢)【引证解释】古代的一种杂技。表演者须有大膂力。《南史·齐纪下·废帝东昏侯》:“﹝齐东昏侯﹞又甚有筋力,牵弓至三斛五斗。能担幢,初学担幢,每倾倒在幢杪者,必致踠伤。”《资治通鉴·齐东昏侯永元元年》:“帝有膂力,率弓至三斛五斗。又好担幢,白虎幢高七丈五尺,於齿上担之,折齿不倦。”
汉语大词典
古代的一种杂技。表演者须有大膂力。《南史·齐纪下·废帝东昏侯》:“﹝齐东昏侯﹞又甚有筋力,牵弓至三斛五斗。能担幢,初学担幢,每倾倒在幢杪者,必致踠伤。”《资治通鉴·齐东昏侯永元元年》:“帝有膂力,率弓至三斛五斗。又好担幢,白虎幢高七丈五尺,于齿上担之,折齿不倦。”
其他释义
1.古代的一种杂技。表演者须有大膂力。
担幢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