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遣刑
qiǎn xíng

【拼音】:qiǎn xíng

字义分解
遣刑的解释
网友释义
遣刑,亦称“发遣”。清代将罪人发遣到边远地区安置,官吏发送到新疆和边远地区当差的刑罚。较流刑为重。发遣地多在吉林、黑龙江、伊犁等处。犯人被均匀安插,或当差为奴,或种地,或在铅铁厂效力。视其表现,如能悔改,则确定年限,准其入册为民,亦可回籍。不服管教及脱逃被抓获者,按其原有罪行轻重,或用正法,或行枷责。1910年(宣统二年)公布施行的《大清现行刑律》将其规定为五刑(罚金、徒、流、遣、死)之一。
高级汉语词典
清代放逐犯人到极边远的地方去服苦役的刑罚
遣刑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