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绘画
huì huà

【拼音】:huì huà

【注音】:ㄏㄨㄟˋㄏㄨㄚˋ

【词性】:动词。

【结构】:绘(左右结构)画(半包围结构)

【简体】:绘画

【繁体】:繪畫

字义分解
绘画的解释
词语解释
绘画huìhuà。(1)作画。用笔等工具,墨、颜料等材料,在纸、纺织物、墙壁等表面上画图或作其他可视的形象。(2)绘出的图或画。绘画[huìhuà]⒈作画。用笔等工具,墨、颜料等材料,在纸、纺织物、墙壁等表面上画图或作其他可视的形象。英draw;paint;picture;⒉绘出的图或画。英drawing;painting;picture;
基础解释
(动)造型艺术的一种,用色彩、线条把物体形象描绘在纸、布或其他底子上,如油画、水彩画、墨笔画、木炭画。
引证解释
⒈造形艺术的一种。用色彩和线条在纸、布、墙壁或其他平面上绘写事物形象。引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上》:“艺主书、计、射、御,而博弈、绘画诸工附之。”鲁迅《书信集·致李桦》:“就绘画而论,六朝以来,就大受印度美术的影响,无所谓国画了。”沈从文《从文自传·预备兵的技术班》:“若机会许可他上外国去学艺术,在绘画方面的成就,会成一颗放光的星子。”⒉作画。引唐韩愈《进撰<平淮西碑文>表》:“乾坤之容,日月之光,知其不可绘画,强颜为之,以塞詔旨。”宋苏轼《怪石供》:“今齐安江上,往往得美石,与玉无辨,多红黄白色,其纹如人指上螺,精明可爱,虽巧者以意绘画有不能及,岂古所谓怪石者耶?”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灯节》:“各色灯綵多以纱绢、玻璃及明角等为之,并绘画古今故事,以资玩赏。”鲁迅《且介亭杂文·连环图画琐谈》:“没有和地球一样大小的纸张,地球便无法绘画。”⒊图画。引唐韩愈《南山诗》:“或错若绘画,或繚若篆籀。”鲁迅《且介亭杂文·病后杂谈之馀--关于“舒愤懑”》:“我也爱看绘画,尤其是人物。”
网络解释
绘画(画画)绘画(Drawing或Painting)在技术层面上,是一个以表面作为支撑面,再在其之上加上颜色的做法,那些表面可以是纸张或布,加颜色的工具可以通过画笔、也可以通过刷子、海绵或是布条等。
综合释义
造形艺术的一种。用色彩和线条在纸、布、墙壁或其他平面上绘写事物形象。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上》:“艺主书、计、射、御,而博弈、绘画诸工附之。”鲁迅《书信集·致李桦》:“就绘画而论,六朝以来,就大受印度美术的影响,无所谓国画了。”沈从文《从文自传·预备兵的技术班》:“若机会许可他上外国去学艺术,在绘画方面的成就,会成一颗放光的星子。”作画。唐韩愈《进撰<平淮西碑文>表》:“乾坤之容,日月之光,知其不可绘画,强颜为之,以塞詔旨。”宋苏轼《怪石供》:“今齐安江上,往往得美石,与玉无辨,多红黄白色,其纹如人指上螺,精明可爱,虽巧者以意绘画有不能及,岂古所谓怪石者耶?”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灯节》:“各色灯綵多以纱绢、玻璃及明角等为之,并绘画古今故事,以资玩赏。”鲁迅《且介亭杂文·连环图画琐谈》:“没有和地球一样大小的纸张,地球便无法绘画。”图画。唐韩愈《南山诗》:“或错若绘画,或繚若篆籀。”鲁迅《且介亭杂文·病后杂谈之馀--关于“舒愤懑”》:“我也爱看绘画,尤其是人物。”
汉语大词典
(1).造形艺术的一种。用色彩和线条在纸、布、墙壁或其他平面上绘写事物形象。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上》:“艺主书、计、射、御,而博弈、绘画诸工附之。”鲁迅《书信集·致李桦》:“就绘画而论,六朝以来,就大受印度美术的影响,无所谓国画了。”沈从文《从文自传·预备兵的技术班》:“若机会许可他上外国去学艺术,在绘画方面的成就,会成一颗放光的星子。”(2).作画。唐韩愈《进撰〈平淮西碑文〉表》:“乾坤之容,日月之光,知其不可绘画,强颜为之,以塞诏旨。”宋苏轼《怪石供》:“今齐安江上,往往得美石,与玉无辨,多红黄白色,其纹如人指上螺,精明可爱,虽巧者以意绘画有不能及,岂古所谓怪石者耶?”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灯节》:“各色灯綵多以纱绢、玻璃及明角等为之,并绘画古今故事,以资玩赏。”鲁迅《且介亭杂文·连环图画琐谈》:“没有和地球一样大小的纸张,地球便无法绘画。”(3).图画。唐韩愈《南山诗》:“或错若绘画,或缭若篆籀。”鲁迅《且介亭杂文·病后杂谈之馀--关于“舒愤懑”》:“我也爱看绘画,尤其是人物。”
国语辞典
一种造型艺术。用笔、刀等工具,墨、颜料等材料,在纸、木板、纺织物或墙壁等的平面上,透过构图、造型和色彩等表现手段,创造视觉上的形象。就使用材料、技术的不同,可分为帛画、壁画、油画、版画、素描等。就题材内容的不同,可分为人物画、风景画等。就画面形式的不同,可分为单幅画、组画等。绘画的特色在强调平面性,欧洲绘画则常用各种方法,力求表现出立体感。绘画[huìhuà]⒈一种造型艺术。用笔、刀等工具,墨、颜料等材料,在纸、木板、纺织物或墙壁等的平面上,透过构图、造型和色彩等表现手段,创造视觉上的形象。就使用材料、技术的不同,可分为帛画、壁画、油画、版画、素描等。就题材内容的不同,可分为人物画、风景画等。就画面形式的不同,可分为单幅画、组画等。绘画的特色在强调平面性,欧洲绘画则常用各种方法,力求表现出立体感。
辞典简编版
一种造型艺术。用笔、刀等工具,及各种颜料,在纸、木板、纺织物或墙壁等的平面上,透过构图、造型和色彩等表现手法,创造视觉上的形象。依使用材料、技术的不同,可分为壁画、油画、版画、素描等;就题材内容的不同,可分为人物画、风景画等。 【造句】从画家个展上不难发现作者独特的绘画风格。
其他释义
1.作画。用笔等工具,墨、颜料等材料,在纸、纺织物、墙壁等表面上画图或作其他可视的形象。2.绘出的图或画。
近反义词
绘画造句
1.在父亲的指引下,我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中国的书法是一门艺术,可以和绘画平起平坐。
3.他对绘画入迷到了如痴如醉的程度。
4.自从拜师学艺,哥哥的绘画技巧有了长足的长进。
5.这些精美的绘画作品令他着魔。
6.他从小就显现出非凡的绘画天赋。
7.这一年来他的绘画技巧有了很大的进步。
8.经过两年的学习,我已初步掌握了绘画的技法。
9.站在旁边的那个青年是这位绘画大师的嫡传弟子。
10.老师让她出板报,因为她的绘画能力很强。
绘画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单词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