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通班
tōng bān

【拼音】:tōng bān

【注音】:ㄊㄨㄥㄅㄢ

【结构】:通(半包围结构)班(左中右结构)

字义分解
通班的解释
词语解释
通于朝班。谓显要的官职。旧指官署里皂﹑壮﹑快三班。通班[tōngbān]⒈通于朝班。谓显要的官职。⒉旧指官署里皂、壮、快三班。
引证解释
⒈通于朝班。谓显要的官职。引南朝陈徐陵《让散骑常侍表》:“洪私过误,真以通班。”唐刘知几《史通·忤时》:“僕少小仕,早躡通班。”宋陆游《皇太子受册贺皇后笺》:“臣自去通班,久安故里。”明李东阳《柳通判考满族帐词代广平作》:“名移新檄,步輟通班。”⒉旧指官署里皂、壮、快三班。引《官场现形记》第十五回:“此时通班衙役两旁站齐,大堂上灯笼火把照耀如同白昼。”
网络解释
通班通班,汉语词语,读作“tōngbān”,指通于朝班,谓显要的官职。旧指官署里皂、壮、快三班。
综合释义
通于朝班。谓显要的官职。南朝陈徐陵《让散骑常侍表》:“洪私过误,真以通班。”唐刘知几《史通·忤时》:“僕少小仕,早躡通班。”宋陆游《皇太子受册贺皇后笺》:“臣自去通班,久安故里。”明李东阳《柳通判考满族帐词代广平作》:“名移新檄,步輟通班。”旧指官署里皂、壮、快三班。《官场现形记》第十五回:“此时通班衙役两旁站齐,大堂上灯笼火把照耀如同白昼。”
网友释义
通班,汉语词语,读作“tōngbān”,指通于朝班,谓显要的官职。旧指官署里皂、壮、快三班。
汉语大词典
(1).通于朝班。谓显要的官职。南朝陈徐陵《让散骑常侍表》:“洪私过误,真以通班。”唐刘知几《史通·忤时》:“仆少小仕,早蹑通班。”宋陆游《皇太子受册贺皇后笺》:“臣自去通班,久安故里。”明李东阳《柳通判考满族帐词代广平作》:“名移新檄,步辍通班。”(2).旧指官署里皂、壮、快三班。《官场现形记》第十五回:“此时通班衙役两旁站齐,大堂上灯笼火把照耀如同白昼。”
其他释义
1.通于朝班。谓显要的官职。2.旧指官署里皂﹑壮﹑快三班。
通班造句
1.参加这个项目的学生在特殊教育班学必修课程,然后在普通班学艺术或表演等选修课。
2.说团里布置下任务来,所有的连队武装排,营部警通班都要在近期举行一次野营拉练活动,以提高战斗力和纪律性。
3.方法是组成“提高班”和“普通班”,实行有针对性的分类教学,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4.普通班:凡于本年九月一日前年满五岁以上之儿童与青少年。
5.普通班以上费用包括课本、补充教材及学生保险费。
6.不过,大多数高中都是采取实验班滚动制,优胜劣汰,每学期滚动一次,如果成绩不好很快就会出局,普通班学生如果成绩明显进步,则有可能进入实验班。
7.普通班学生所知觉的班级气氛较资优班学生为佳。
8.当然,多条线路的免费班车依然开通,班车分早、中、晚班,免费接送学员往返于各分校及练考场之间。
9.中学阶段英才学生群体的语文教学既不同于中学普通班级的语文教学,也不同于大学少年班或小学阶段英才群体的语文教学。
10.办学模式方面,新思路则以面授为主,网络课堂为辅,其中包括精品面授班、名师高通班,精品网络班等多元化的课程,适合各类学员。
通班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