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禅理
chán lǐ

【拼音】:chán lǐ

【注音】:ㄔㄢˊㄌ一ˇ

【结构】:禅(左右结构)理(左右结构)

【繁体】:禪理

字义分解
禅理的解释
词语解释
佛学之义理。禅理[chánlǐ]⒈佛学之义理。
引证解释
⒈佛学之义理。引《旧唐书·杜鸿渐传》:“常愿追禪理,安能挹化源。”唐刘禹锡《澈上人文集纪》:“﹝上人﹞以文章接才子,以禪理説高人,风仪甚雅,谈笑多味。”清袁枚《随园诗话》卷十三:“史梧冈进士,名震林,湛深禪理,半世长斋,知余不喜佛,而爱与余谈,以为颇得佛家奥旨。”
网络解释
禅理禅理是汉语词语,基本意思为佛学之义理。
综合释义
佛学之义理。《旧唐书·杜鸿渐传》:“常愿追禪理,安能挹化源。”唐刘禹锡《澈上人文集纪》:“﹝上人﹞以文章接才子,以禪理説高人,风仪甚雅,谈笑多味。”清袁枚《随园诗话》卷十三:“史梧冈进士,名震林,湛深禪理,半世长斋,知余不喜佛,而爱与余谈,以为颇得佛家奥旨。”
汉语大词典
佛学之义理。《旧唐书·杜鸿渐传》:“常愿追禅理,安能挹化源。”唐刘禹锡《澈上人文集纪》:“﹝上人﹞以文章接才子,以禅理说高人,风仪甚雅,谈笑多味。”清袁枚《随园诗话》卷十三:“史梧冈进士,名震林,湛深禅理,半世长斋,知余不喜佛,而爱与余谈,以为颇得佛家奥旨。”
其他释义
1.佛学之义理。
禅理造句
1.纪广洋的禅理故事集《烹禅煮佛》就像一泓清洌的甘泉,洗去我们尘劳的烦扰,读着读着,一份难得的清朗便明澈心间。
2.孽报因缘,五趣流转,六道轮回,这听起来,更有禅理
3.他说,这些“禅释”闪烁着禅理、禅机、禅趣,寥寥数语,直抵人心。
4.品评禅理,必须经历寒冬!或在菩提树下参悟,修成一棵水晶般不染尘泥的心。
5.峨眉山茶的精髓在于禅茶合一,每一道茶中都蕴涵了曼妙高深的禅理
6.延参法师佛学造诣深厚,文学造诣精湛脱俗,他常在诗词文章中,将修证悟入的禅理以澄清的笔致吟咏,余味无穷。
7.延参法师佛学造诣深厚,禅风俊朗,精通禅理
8.金佛山是西南地区重要的佛教圣地;而方竹是世界上最神奇、最珍贵的竹类品种,其方圆空性的特征暗合佛教禅理
9.司红旗的书法作品不仅字体独特,而且内容颇有创意,将深厚的文学功底与禅理美学融入其中,非常贴近生活。
10.但是,温庭筠执著于“诸行无常”的“生灭法”,始终无法臻于“寂灭为乐”的禅理的终极境界。
禅理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单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