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临戎
lín róng

【拼音】:lín róng

【注音】:ㄌ一ㄣˊㄖㄨㄥˊ

【结构】:临(左右结构)戎(半包围结构)

【繁体】:臨戎

字义分解
临戎的解释
词语解释
1.亲临战阵;从军。临戎[línróng]⒈亲临战阵;从军。
基础解释
亲临战阵;从军。
引证解释
⒈亲临战阵;从军。引《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今宜皇太后与朕暂共临戎,速定丑虏,时寧东夏。”南朝梁萧统《弓矢赞》:“弓用筋角,矢製良工,亦以观德,非止临戎。”唐李商隐《漫成》诗之四:“不妨常日饶轻薄,且喜临戎用草莱。”清昭槤《啸亭杂录·奎壮烈》:“其兄忠烈公明瑞尝殉节滇南,故纯皇帝不欲使其临戎。”
网络解释
临戎临戎,汉语词汇。
释义
亲临战阵;从军。
综合释义
亲临战阵;从军。《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今宜皇太后与朕暂共临戎,速定丑虏,时寧东夏。”南朝梁萧统《弓矢赞》:“弓用筋角,矢製良工,亦以观德,非止临戎。”唐李商隐《漫成》诗之四:“不妨常日饶轻薄,且喜临戎用草莱。”清昭槤《啸亭杂录·奎壮烈》:“其兄忠烈公明瑞尝殉节滇南,故纯皇帝不欲使其临戎。”
汉语大词典
亲临战阵;从军。《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今宜皇太后与朕暂共临戎,速定丑虏,时宁东夏。”南朝梁萧统《弓矢赞》:“弓用筋角,矢制良工,亦以观德,非止临戎。”唐李商隐《漫成》诗之四:“不妨常日饶轻薄,且喜临戎用草莱。”清昭梿《啸亭杂录·奎壮烈》:“其兄忠烈公明瑞尝殉节滇南,故纯皇帝不欲使其临戎。”
临戎造句
1.黄天霸带一万骑兵在定边城和临戎城之间来回巡视,护卫粮道,防止大城内的鲜卑人突袭。
2.炽牛尾以冲燕,窃虎符而救赵,为轰雷掣电之师;雅歌投壶以临戎,轻裘缓带而拒敌,乃镇静雍容之将。
3.因此,担任范阳、平卢两镇节度使的人选不仅要统兵临戎,而且更能威服边圉、绥靖两番,使边境无风尘之警。
4.峻节可临戎,虚心宜待士。
5.平卢两镇节度使的人选不仅要统兵临戎,而且更能威服边圉、绥靖两番,使边境无风尘之警。
6.朔方郡治临戎(今内蒙古磴口县坝楞)。
7.(9)朔方郡治临戎(今内蒙古磴口县坝楞)。
8.朔方郡郡治临戎(今内蒙古磴口县坝楞)。
9.因此,担任范阳、平卢两镇节度使的人选不仅要统兵临戎,而且更能威服边圉、绥靖两番,使边境无风尘之警。(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造句临戎造句)
10.朔方郡郡治临戎(今内蒙古磴口县坝楞)。(查字典www.chazidian.com/zj-289671/造句网)
临戎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