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塞外
sài wài

【拼音】:sài wài

【注音】:ㄙㄞˋㄨㄞˋ

【词性】:名词。

【结构】:塞(上下结构)外(左右结构)

【简体】:塞外

【繁体】:塞外

字义分解
塞外的解释
词语解释
塞外sàiwài。(1)中国古代指长城以北的地区。也叫“塞北”。塞外[sàiwài]⒈中国古代指长城以北的地区。也叫“塞北”例我们都想从铁道两旁看到一些塞外风光。——翦伯赞《内蒙访古》英beyondtheGreatWall;
基础解释
指长城以北地区。
引证解释
⒈要塞之外。引《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引军出卢龙塞,塞外道絶不通。”⒉边塞之外。泛指我国北边地区。引《汉书·武帝纪》:“遣因杅将军公孙敖筑塞外受降城。”《后汉书·南匈奴传》:“其诸新降胡初在塞外,数为师子所驱掠,皆多怨之。”南朝宋颜延之《阳给事诔》:“凉冬气劲,塞外草衰。”艾青《骆驼》诗:“你来自塞外的生客啊--披着无光茸乱的干毛。”
网络解释
塞外塞外:长城以北的地区
综合释义
要塞之外。《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引军出卢龙塞,塞外道絶不通。”边塞之外。泛指我国北边地区。《汉书·武帝纪》:“遣因杅将军公孙敖筑塞外受降城。”《后汉书·南匈奴传》:“其诸新降胡初在塞外,数为师子所驱掠,皆多怨之。”南朝宋颜延之《阳给事诔》:“凉冬气劲,塞外草衰。”艾青《骆驼》诗:“你来自塞外的生客啊--披着无光茸乱的干毛。”
网友释义
塞外古代指长城以北的地区。也称塞北。包括内蒙古、甘肃、宁夏、河北等省、自治区的北部。南方的暖湿季风吹不到,西伯利亚的干冷空气首当其冲,气候都比较干燥寒冷。
汉语大词典
(1).要塞之外。《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引军出卢龙塞,塞外道绝不通。”(2).边塞之外。泛指我国北边地区。《汉书·武帝纪》:“遣因杅将军公孙敖筑塞外受降城。”《后汉书·南匈奴传》:“其诸新降胡初在塞外,数为师子所驱掠,皆多怨之。”南朝宋颜延之《阳给事诔》:“凉冬气劲,塞外草衰。”艾青《骆驼》诗:“你来自塞外的生客啊--披着无光茸乱的干毛。”
国语辞典
通称长城以外我国北边地区。塞外[sàiwài]⒈通称长城以外我国北边地区。引《后汉书·卷八九·南匈奴传》:「其诸新降胡初在塞外,数为师子所驱掠,皆多怨之。」《文选·颜延之·阳给事诔》:「凉冬气劲,塞外草衰。」反塞内英语beyondtheGreatWall德语GebietenördlichderGroßenMauer(S)​法语au-delàdelaGrandeMuraille
辞典修订版
通称长城以外我国北边地区。《后汉书.卷八九.南匈奴传》:「其诸新降胡初在塞外,数为师子所驱掠,皆多怨之。」《文选.颜延之.阳给事诔》:「凉冬气劲,塞外草衰。」
辞典简编版
通称长城以外我国北边地区。 【造句】「风吹草低见牛羊」正是塞外风光的最佳写照。
其他释义
塞外(sài-):指长城以外的地方:塞外朔风紧。
近反义词
塞外造句
1.登上万里长城,眺望塞外风光,心情多么豪迈!
2.登上长城,眺望塞外风光,心里感到无比畅快。
3.登上长城,眺望塞外,令人心旷神怡。
4.在这里,可以尽览塞外风光,了解古代行军作战的知识.
5.张家口地区的柴沟堡是个塞外古镇.
6.活塞外设有矩形密封圈和活塞防尘罩。
7.塞外蛮人方帖服,水边鬼卒又猖狂。
8.不如在这荒蛮的塞外了此残生吧。
9.恐徐达久出塞外,师老兵疲,命其班师。
10.她很想在大雪纷飞之际,登上长城,一览塞外风光。
塞外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