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牦缨
máo yīng

【拼音】:máo yīng

【注音】:ㄇㄠˊ一ㄥ

【结构】:牦(左右结构)缨(左右结构)

【繁体】:氂纓

字义分解
牦缨的解释
词语解释
以毛做成的帽带。古时大臣犯罪时用之﹐以示自请罪谴。牦缨[máoyīng]⒈以毛做成的帽带。古时大臣犯罪时用之,以示自请罪谴。
引证解释
⒈以毛做成的帽带。古时大臣犯罪时用之,以示自请罪谴。引《汉书·贾谊传》:“﹝大臣﹞闻谴何则白冠氂缨,盘水加剑,造请室而请辠耳,上不执缚係引而行也。”颜师古注引郑氏曰:“以毛作缨。白冠,丧服也。”《晋书·束晳传》:“主无骄肆之怒,臣无氂缨之请。”唐陈鸿《长恨歌传》:“国忠奉氂缨盘水,死於道周。”
网络解释
牦缨牦缨,读音máoyīng,汉语词语,意思为以毛做成的帽带。
综合释义
以毛做成的帽带。古时大臣犯罪时用之,以示自请罪谴。《汉书·贾谊传》:“﹝大臣﹞闻谴何则白冠氂缨,盘水加剑,造请室而请辠耳,上不执缚係引而行也。”颜师古注引郑氏曰:“以毛作缨。白冠,丧服也。”《晋书·束晳传》:“主无骄肆之怒,臣无氂缨之请。”唐陈鸿《长恨歌传》:“国忠奉氂缨盘水,死於道周。”
网友释义
牦缨,读音máoyīng,汉语词语,基本意思为以毛做成的帽带。
国语辞典
以长毛作冠缨。是罪人所戴的凶冠。牦缨[líyīng]⒈以长毛作冠缨。是罪人所戴的凶冠。引唐·陈鸿《长恨传》:「国忠奉牦缨盘水,死于道周。」
其他释义
1.以毛做成的帽带。古时大臣犯罪时用之﹐以示自请罪谴。
牦缨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