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同判
tóng pàn

【拼音】:tóng pàn

【结构】:同(半包围结构)判(左右结构)

【拼音】:tóng pàn

字义分解
同判的解释
词语解释
官名。宋天圣初改通判为同判。同判[tóngpàn]⒈官名。宋天圣初改通判为同判。
引证解释
⒈官名。宋天圣初改通判为同判。引宋周密《齐东野语·避讳》:“本朝章献太后父讳通,尝改通直郎为同直郎,通州为崇州,通判为同判。”陈垣《史讳举例》卷五:“同判者,通判也。天圣初,章献刘太后临朝,避其父讳,凡官名地名通字皆易之,后崩即復旧。”
网络解释
同判同判,读音tóngpàn,汉语词语,是官名。宋天圣初改通判为同判。
网友释义
同判,读音tóngpàn,汉语词语,是官名。宋天圣初改通判为同判。
汉语大词典
官名。宋天圣初改通判为同判。宋周密《齐东野语·避讳》:“本朝章献太后父讳通,尝改通直郎为同直郎,通州为崇州,通判为同判。”陈垣《史讳举例》卷五:“同判者,通判也。天圣初,章献刘太后临朝,避其父讳,凡官名地名通字皆易之,后崩即复旧。”
其他释义
1.官名。宋天圣初改通判为同判。
同判造句
1.在研究五选项多选题作弊雷同判定标准的基础上,本文以医学博士生英语入学考试为例,探讨了四选项多选题作弊雷同的判断标准问题。
2.二年,授太府卿,判司天监事。未几,命使契丹,判司农寺。这些官称为判司,具有实权。吾仍另录系各判司狱之所拟。也用“判司”之名通称州郡的佐官。时恒州刺史裴贞杖一判司。判司官一人,以朝官充任。判司农寺,改同判寺胡宗愈为兼判。朱允改判司徒剑南无罪,司徒静大喜。,寻为侍御史判司农事。
同判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