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合口
hé kǒu

【拼音】:hé kǒu

【注音】:ㄏㄜˊㄎㄡˇ

【结构】:合(上下结构)口(独体结构)

【简体】:合口

【繁体】:合口

字义分解
合口的解释
词语解释
适口;可口。交会处。异口同声;齐声。疮口或伤口愈合。即合口呼。口角,吵嘴。合口[hékǒu]⒈适口;可口。交会处。异口同声;齐声。疮口或伤口愈合。即合口呼。口角,吵嘴。
引证解释
⒈适口;可口。引《汉书·扬雄传下》:“美味期乎合口,工声调於比耳。”⒉交会处。引《周书·文帝纪上》:“太祖乃遣大都督梁御率步骑五千镇河渭合口,为图河东之计。”⒊口角,吵嘴。引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四:“思量定不必闲合口,且看当日把子母每曾救。”元无名氏《货郎旦》第一折:“喒两个合口唱叫,[唱]你中间里图甚么?”《水浒传》第七回:“官人,休要坐地!娘子在庙中和人合口!”⒋异口同声;齐声。引《英烈传》第二回:“这些人便合口説道:‘敢不从命。’”《后西游记》第四十回:“天子点头赞美,大众合口称扬。”⒌疮口或伤口愈合。引田汉《回春之曲》第二幕:“啊呀,这儿还没有合口,不能动,再动就不能好了。”⒍即合口呼。参见“合口呼”。引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六:“蜀人讹‘登’字,则一韵皆合口,吴人讹‘鱼’字,则一韵皆开口。”清潘耒《类音·<声音元本论>下》:“在牙腭则为开口,歷舌端则为齐齿,蓄于颐中则为合口,聚于脣端则为撮口。”
网络解释
合口合口:汉语词汇
综合释义
适口;可口。《汉书·扬雄传下》:“美味期乎合口,工声调於比耳。”交会处。《周书·文帝纪上》:“太祖乃遣大都督梁御率步骑五千镇河渭合口,为图河东之计。”口角,吵嘴。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四:“思量定不必闲合口,且看当日把子母每曾救。”元无名氏《货郎旦》第一折:“喒两个合口唱叫,[唱]你中间里图甚么?”《水浒传》第七回:“官人,休要坐地!娘子在庙中和人合口!”异口同声;齐声。《英烈传》第二回:“这些人便合口説道:‘敢不从命。’”《后西游记》第四十回:“天子点头赞美,大众合口称扬。”疮口或伤口愈合。田汉《回春之曲》第二幕:“啊呀,这儿还没有合口,不能动,再动就不能好了。”即合口呼。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六:“蜀人讹‘登’字,则一韵皆合口,吴人讹‘鱼’字,则一韵皆开口。”清潘耒《类音·<声音元本论>下》:“在牙腭则为开口,歷舌端则为齐齿,蓄于颐中则为合口,聚于脣端则为撮口。”参见“合口呼”。合口[hékǒu]可口、适合口味。《汉书.卷八七.扬雄传下》:「美味期乎合口,工声调于比耳。」齐声、同声。《英烈传.第二回》:「这些人便合口说道:『敢不从命!』」会合处、交会处。《周书.卷一.文帝纪上》:「太祖乃遣大都督梁御率步骑五千镇河、渭合口,为图河东之计。」吵嘴、斗嘴。《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小孙屠.第一零出》:「你如今与我收拾行李,和我一同去还心愿,也免在家闲争合口。」《水浒传.第七回》:「官人休要坐的,娘子在庙中和人合口。」合口呼的简称。参见「合口呼」条。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六》:「蜀人讹登字,则一韵皆合口。」伤口结痂癒合。如:「这伤口还未合口,不能乱动。」
汉语大词典
(1).适口;可口。《汉书·扬雄传下》:“美味期乎合口,工声调于比耳。”(2).交会处。《周书·文帝纪上》:“太祖乃遣大都督梁御率步骑五千镇河渭合口,为图河东之计。”(3).口角,吵嘴。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四:“思量定不必闲合口,且看当日把子母每曾救。”元无名氏《货郎旦》第一折:“咱两个合口唱叫,[唱]你中间里图甚么?”《水浒传》第七回:“官人,休要坐地!娘子在庙中和人合口!”(4).异口同声;齐声。《英烈传》第二回:“这些人便合口说道:‘敢不从命。’”《后西游记》第四十回:“天子点头赞美,大众合口称扬。”(5).疮口或伤口愈合。田汉《回春之曲》第二幕:“啊呀,这儿还没有合口,不能动,再动就不能好了。”(6).即合口呼。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六:“蜀人讹‘登’字,则一韵皆合口,吴人讹‘鱼’字,则一韵皆开口。”清潘耒《类音·〈声音元本论〉下》:“在牙腭则为开口,历舌端则为齐齿,蓄于颐中则为合口,聚于唇端则为撮口。”参见“合口呼”。
国语辞典
可口、适合口味,如:「这伤口还未合口,不能乱动。」合口[hékǒu]⒈可口、适合口味。引《汉书·卷八七·扬雄传下》:「美味期乎合口,工声调于比耳。」⒉齐声、同声。引《英烈传·第二回》:「这些人便合口说道:『敢不从命!』」⒊会合处、交会处。引《周书·卷一·文帝纪上》:「太祖乃遣大都督梁御率步骑五千镇河、渭合口,为图河东之计。」⒋吵嘴、斗嘴。引《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小孙屠·第一〇出》:「你如今与我收拾行李,和我一同去还心愿,也免在家闲争合口。」《水浒传·第七回》:「官人休要坐的,娘子在庙中和人合口。」⒌合口呼的简称。参见「合口呼」条。引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六》:「蜀人讹登字,则一韵皆合口。」⒍伤口结痂愈合。例如:「这伤口还未合口,不能乱动。」
辞典修订版
可口、适合口味。《汉书.卷八七.扬雄传下》:「美味期乎合口,工声调于比耳。」齐声、同声。《英烈传.第二回》:「这些人便合口说道:『敢不从命!』」会合处、交会处。《周书.卷一.文帝纪上》:「太祖乃遣大都督梁御率步骑五千镇河、渭合口,为图河东之计。」吵嘴、斗嘴。《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小孙屠.第一零出》:「你如今与我收拾行李,和我一同去还心愿,也免在家闲争合口。」《水浒传.第七回》:「官人休要坐的,娘子在庙中和人合口。」合口呼的简称。参见「合口呼」条。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六》:「蜀人讹登字,则一韵皆合口。」伤口结痂癒合,如:「这伤口还未合口,不能乱动。」
其他释义
适合口味:咸淡~丨味道~。
合口造句
1.目的:建立一种新型的大鼠结肠癌腹腔转移模型,通过测定吻合口组织羟脯氨酸含量研究荷瘤大鼠行肿瘤切除术后吻合口的愈合情况。
2.他的写作技巧对于短篇故事很适用,对于深夜在酒吧萍水相逢的人们来说很合口味。
3.新人新书,才疏学浅,文笔不合口味的话还请多多包涵。
4.分析了齿音字从中古以来开合口的转变情况,以开合口的角度展示了齿音的历史发展变化。
5.一人进京来打工,想找饭店把饥充;人不熟来地也生,谁知误入豪华厅;看看菜谱难承受,还得想法把面子撑;眼珠一转主意来,“不合口味”真聪明;大家以为是豪门,大摇大摆出餐厅。
6.过合口嘴以后河槽渐宽,水流平缓。
7.忽然就怀念起在广州,周末和朋友们相约茶楼,香芋蒸排骨、黑椒蒸风爪、糯滑艇仔粥、香嫩布拉肠……件件美味合口
8.结论胰空肠吻合时采用褥式交锁缝合法可有效防止胰肠吻合口瘘。 
9.结论中药灌肠结合口服、外敷治疗慢性盆腔炎有较好的疗效。
10.本文分析了齿音字从中古以来开合口的转变情况,以开合口的角度展示了齿音的历史发展变化。
合口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单词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