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银带
yín dài

【拼音】:yín dài

【注音】:一ㄣˊㄉㄞˋ

【结构】:银(左右结构)带(上下结构)

【繁体】:銀帶

字义分解
银带的解释
词语解释
银饰的腰带。常借代高官显宦。银带[yíndài]⒈银饰的腰带。常借代高官显宦。
引证解释
⒈银饰的腰带。常借代高官显宦。引南朝梁元帝《和弹筝人》之一:“旧柱未移处,银带手轻持。”《宋史·舆服志五》:“虽升朝着緑者,公服上不得繫银带。”清唐孙华《偕夏重至国学观古槐》诗:“推排列拜皆新贵,乌纱银带纷趋蹌。”
综合释义
银饰的腰带。常借代高官显宦。南朝梁元帝《和弹筝人》之一:“旧柱未移处,银带手轻持。”《宋史·舆服志五》:“虽升朝着緑者,公服上不得繫银带。”清唐孙华《偕夏重至国学观古槐》诗:“推排列拜皆新贵,乌纱银带纷趋蹌。”
汉语大词典
银饰的腰带。常借代高官显宦。南朝梁元帝《和弹筝人》之一:“旧柱未移处,银带手轻持。”《宋史·舆服志五》:“虽升朝着绿者,公服上不得系银带。”清唐孙华《偕夏重至国学观古槐》诗:“推排列拜皆新贵,乌纱银带纷趋跄。”
其他释义
1.银饰的腰带。常借代高官显宦。
银带造句
1.字状银带,锁系着中朝两国领土,致使中朝两国成为一衣带水、唇齿相依的友好邻邦。
2.我带在背包里的那支铅笔是“永利”牌镀银带可推动的铅笔头的,它是我母亲去世后留在她的抽屉里的。
3.此时便是殊死搏斗,仅几十人马横冲直撞,见者杀之,一路仓木银带着这群人撤出了嘉靖边境,朝沙漠深处离去。
4.空中驰骤着初秋的凉风,地上的河流被月光镀成银带,缓缓地、曲折地流淌。 
5.一条小溪涓涓地流着,被月儿打扮得像条银带,还闪呀闪的,也许它也感到了这夜的静态美,便无声地舞动着腰肢,跳起不歇的舞。
6.的机灵的领带和优雅的珠宝一起在这铑镀金项链与银带遮阳网晶体。
7.在瑞典等北欧国家,男女双方交换的订婚戒指一般都是由简单的金带或银带组成,而在印度和西孟加拉邦等国家,女人则戴上铁手镯来代替婚戒。
8.头戴一顶青纱抓角儿头巾,脑后两个白玉圈连珠鬓环。身穿一领单绿罗团花战袍,腰系一条双搭尾龟背银带。穿一对磕瓜头朝样皂靴,手中执一把折迭纸西川扇子。
9.摊位虽小,饰品却很繁多,包含各种质地的手工串珠、小铜镯、长命锁以及苗族服饰特有的苗银带铃铛手链等。
10.见他一身银带花袍,手执折扇,虽然相貌还算中规毓秀,可举手投足之间却是遮掩不住的轻浪浮薄。
银带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