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犯罪预备
fàn zuì yù bèi

【拼音】:fàn zuì yù bèi

【注音】:ㄈㄢˋㄗㄨㄟˋㄩˋㄅㄟˋ

【繁体】:犯罪預備

字义分解
犯罪预备的解释
词语解释
为了犯罪而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如为了盗窃而准备钥匙,排除实施犯罪行为的障碍等。应当根据预备的程度、对社会造成危害的程度等追究其刑事责任,但是可以比照犯罪既遂予以从轻、减轻处罚或免除处罚。犯罪预备(犯罪預備)[fànzuìyùbèi]⒈为了犯罪而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如为了盗窃而准备钥匙,排除实施犯罪行为的障碍等。应当根据预备的程度、对社会造成危害的程度等追究其刑事责任,但是可以比照犯罪既遂予以从轻、减轻处罚或免除处罚。
网络解释
犯罪预备犯罪预备亦称预备犯。是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故意犯罪中介于犯罪决意与着手实行犯罪之间的一个阶段。行为人在此阶段上,主观方面具有犯罪的直接故意,即明知其预备行为是为侵害某种客体制造条件,并希望以此保证犯罪的既遂;客观方面表现为为实施犯罪而准备工具、制造条件,既可以是作为的形式,也可以是不作为的形式。
犯罪预备造句
1.作为犯罪的停止形态包括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中止犯罪既遂。
2.着手实行是犯罪预备与犯罪未遂的关节点。
3.处罚犯罪预备是因为预备行为具有危险性,如果不是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阻挡,这种预备行为将可能会发展成实行行为。
4.聚众哄抢罪以结果定罪,所以在犯罪过程中不存在犯罪预备、中止形态。
5.犯罪预备是准备实行犯罪而被迫终止在着手实行前的一种未完成罪。
6.在我国,刑法以总则条文明确规定对于犯罪预备予以处罚。
7.“着手”是刑法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其本身不仅是实行行为的起点,而且还是区分犯罪预备与未遂的重要标志。
8.我承认,我有罪,但也只是犯罪预备,好几次我想冲上去,但都未遂,现在我想好了,我得实施,我得完成,终于机会来了,我迈出了第一步,给你发了短信,你就答应了吧,别让我恋爱未遂。
9.作为故意犯罪,牵连犯也有犯罪既遂、犯罪预备、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多种犯罪停止形态。
10.相对于犯罪构成的完成形态即犯罪既遂,犯罪预备、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是犯罪构成的未完成形态。
犯罪预备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单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