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信口雌黄
xìn kǒu cí huáng

【拼音】:xìn kǒu cí huáng

【注音】:ㄒ一ㄣˋㄎㄡˇㄘˊㄏㄨㄤˊ

【词性】:动词、成语。

【简体】:信口雌黄

【繁体】:信口雌黃

字义分解
信口雌黄的解释
词语解释
信口雌黄xìnkǒu-cíhuáng。(1)古时写字用黄纸,写错了就用雌黄涂抹改写。比喻不顾事实,随意乱说。
基础解释
不顾事实,随口乱说。[近]信口开河。
引证解释
⒈雌黄是一种橙黄色的矿物,即鸡冠石,可作颜料。古时用黄纸书写,错了即用雌黄涂抹重写。后因称不顾事实的随意批评或乱说为“信口雌黄”。引《文选·刘峻〈广绝交论〉》“雌黄出其唇吻,朱紫由其月旦”李善注引晋孙盛《晋阳秋》:“王衍,字夷甫,能言,於意有不安者,輒更易之,时号口中雌黄。”聂绀弩《读鲁迅先生的<二十四孝图>》:“许多东西,说是帝王所发明,一面固然由于古人的愚昧,不知那些东西从何而来,强作解事的信口雌黄,一面也应该是一种大的欺骗。”巴金《最后的时刻》:“他们胡说什么‘老右派’、‘黑大炮’,‘不会打仗’,这真是一派胡言,信口雌黄。”
综合释义
信:任凭,听任;雌黄:即鸡冠石,黄色矿物,用作颜料。古人用黄纸写字,写错了,用雌黄涂抹后改写。比喻不顾事实,随口乱说。如果孙俊英按事实讲也没有什么,但是她加油添醋,~,凭空捏造,极尽诬蔑挑拨之能事。◎冯德英《迎春花》第二十一章
网友释义
成语“信口雌黄”(xìnkǒucíhuáng)的意思是指不顾事实,随口乱说或妄作评论。
国语辞典
比喻不顾事情真相,随意批评。参见「口中雌黄」条,如:「由于他信口雌黄,造成大家对老李的误解。」
辞典简编版
歪曲事实,任意批评。 【造句】他只是信口雌黄,千万别让他的话影响了我们的判断。
成语词典版
01.《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六二.雍正五年十月》:「此等小人所以耸动愚人之法有二:一则逢人称赞,口不言人之过失,而无识之人则以为忠厚老成而信之;一则信口雌黄,无所许可,而无识之人则以为独厚于已而信之。」02.清.钱谦益〈再答张静涵书〉:「每作法门文字,誓欲以世间绮语戏论,消归佛乘,安敢私心逞臆,信口雌黄。」03.《宦海.第一一回》:「在下做书的更不便无端妄语,信口雌黄。不过照着有闻必录的例儿,姑且的留资谈助。」04.清.张云璈〈察吏行〉:「太守观察本切近,岂肯信口生雌黄。」
其他释义
信:任凭,听任;雌黄:即鸡冠石,黄色矿物,用作颜料。古人用黄纸写字,写错了,用雌黄涂抹后改写。比喻不顾事实,随口乱说。
典故
王衍是东晋人,有名的清谈家。他喜欢老庄学说,每天谈的多半是老庄玄理。但是往往前后矛盾,漏洞百出,别人指出他的错误或提出质疑,他也满不在乎,甚至不假思索,随口更改。于是当时人说他是“口中雌黄”。《颜氏家训》中也有“观天下书未遍,不得妄下雌黄”之论。
出处
南北朝·刘孝标《广绝交论》:“雌黄出其唇吻。”
近反义词
信口雌黄造句
1.他做事向来慎重,从不信口雌黄,搬弄是非。
2.你这小辈肉眼凡胎,不识仙家法体,还信口雌黄,实在失礼之极。
3.如果科学家因为种种原因,信口雌黄,或者只为了某种利益有意忽视真相的另一面,被揭穿后,这种无条件的信任就崩溃了。
4.大嘴巴学者不能信口雌黄而不受谴责,否则中国将经历半个世纪以来的第二次知识贬值。
5.我倒是觉得跟那些信口雌黄污蔑真理的人辩论很可耻。
6.我并不为猴子是我们的祖先而感到羞耻;我倒是觉得跟那些信口雌黄污蔑真理的人辩论很可耻。
7.你最好考虑清楚再发表议论,不要信口雌黄
8.等着驳斥,欢迎理性的右派用事实批驳,谢绝类似养心元之流不尊重历史事实信口雌黄者的胡搅与谩骂者,请自律。
9.信口雌黄:她添油加醋,信口雌黄,凭空捏造,极尽诬蔑挑拨之能事。
10.别看他衣冠楚楚,可一张嘴全是胡说八道,信口雌黄
信口雌黄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单词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