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两和
liǎng huò

【拼音】:liǎng huò

字义分解
两和的解释
词语解释
⒈ 兵营左右门。⒉ 借指守卫营门的军士。⒊ 友好的两方。两和[liǎnghuò]⒈兵营左右门。⒉借指守卫营门的军士。⒊友好的两方。
引证解释
⒈ 兵营左右门。引:《周礼·夏官·大司马》:“以旌为左右和之门。”郑玄注:“军门曰和,今谓之垒门,立两旌以为之。”北周王褒《饮马长城窟》诗:“战垣临八阵,旌门对两和。”⒉ 借指守卫营门的军士。引:《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李悝警其两和曰:‘谨警敌人,旦暮且至繫汝。’如是者再三而敌不至。两和懈怠,不信李悝。”⒊ 友好的两方。引:《晋书·刑法志》:“两讼相趣谓之鬭,两和相害谓之戏。”《元典章·户部四·女婿在逃依婚书断罪》:“拟合将各路所申,女婿照依两和自愿立到婚书,断听两离,别行改嫁,以戒后来。”⒈兵营左右门。引《周礼·夏官·大司马》:“以旌为左右和之门。”郑玄注:“军门曰和,今谓之垒门,立两旌以为之。”北周王褒《饮马长城窟》诗:“战垣临八阵,旌门对两和。”⒉借指守卫营门的军士。引《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李悝警其两和曰:‘谨警敌人,旦暮且至繫汝。’如是者再三而敌不至。两和懈怠,不信李悝。”⒊友好的两方。引《晋书·刑法志》:“两讼相趣谓之鬭,两和相害谓之戏。”《元典章·户部四·女婿在逃依婚书断罪》:“拟合将各路所申,女婿照依两和自愿立到婚书,断听两离,别行改嫁,以戒后来。”
网友释义
两和基本解释1.兵营左右门、借指守卫营门的军士、友好的两方。
汉语大词典
(1).兵营左右门。《周礼·夏官·大司马》:“以旌为左右和之门。”郑玄注:“军门曰和,今谓之垒门,立两旌以为之。”北周王褒《饮马长城窟》诗:“战垣临八阵,旌门对两和。”(2).借指守卫营门的军士。《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李悝警其两和曰:‘谨警敌人,旦暮且至系汝。’如是者再三而敌不至。两和懈怠,不信李悝。”(3).友好的两方。《晋书·刑法志》:“两讼相趣谓之斗,两和相害谓之戏。”《元典章·户部四·女婿在逃依婚书断罪》:“拟合将各路所申,女婿照依两和自愿立到婚书,断听两离,别行改嫁,以戒后来。”
其他释义
1.兵营左右门。2.借指守卫营门的军士。3.友好的两方。
两和造句
1.锣鼓喧天唢呐欢,礼炮阵阵笑声传。花团锦绣色彩艳,嘉宾满堂话语喧。郎才女貌配姻缘,花好月圆并蒂莲。同心同德共创业,家庭事业两和谐。祝新婚快乐!
2.拿到林余生写的条子之后,林辰又赶去找负责家族子弟借贷、支领银两和物品的管事林光辉。
3.至于那些银两和花票,龙谦全部收起来了,这个时候,谁都不准去妓寨寻欢,银子嘛,等战事结束再做分配。
4.一百两和一文的区别就在于,一百两可以从南邦到北疆只用几天。
5.颜思齐将垦民分成十寨,发给银两和耕牛、农具等,开始了台湾最早的大规模拓垦活动。
6.锣鼓喧天唢呐欢,礼炮阵阵笑声传。花团锦绣色彩艳,嘉宾满堂话语喧。郎才女貌配姻缘,花好月圆并蒂莲。同心同德共创业,家庭事业两和谐。祝新婚快乐!(https://www.chazidian.com/zj-205251/查字典造句网)
7.一百两和一文的区别就在于,一百两可以从南邦到北疆只用几天。(www.chazidian.com/zj-205251/造句网)
两和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