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儋耳
dān ěr

【拼音】:dān ěr

【注音】:ㄉㄢㄦˇ

【结构】:儋(左右结构)耳(独体结构)

字义分解
儋耳的解释
词语解释
1.一种古代西南方少数民族的风俗。雕镂其颊,皮连耳廓,分为数支,下垂至肩,作为妆饰。2.古代北方国名。3.古代南方国名。又名离耳。汉元鼎六年内属,称儋耳郡。在今海南岛儋县。儋耳[dāněr]⒈一种古代西南方少数民族的风俗。雕镂其颊,皮连耳廓,分为数支,下垂至肩,作为妆饰。⒉古代北方国名。⒊古代南方国名。又名离耳。汉元鼎六年内属,称儋耳郡。在今海南岛儋县。
基础解释
1.一种古代西南方少数民族的风俗。雕镂其颊,皮连耳廓,分为数支,下垂至肩,作为妆饰。《后汉书·西南夷传·哀牢》:“哀牢人皆穿鼻儋耳,其渠帅自谓王者,耳皆下肩三寸,庶人则至肩而已。”唐张说《宋公遗爱碑颂》:“虽有文身凿齿,被髦儋耳,衣卉麵木,巢山馆水,种落异俗而化齐,言语不通而心喻矣。”参阅《后汉书·明帝纪》李贤注。2.古代北方国名。《山海经·大荒北经》:“有儋耳之国,任姓,禺号子,食穀。”3.古代南方国名。又名离耳。汉元鼎六年内属,称儋耳郡。在今海南岛儋县。《史记·货殖列传》:“九疑苍梧以南至儋耳者,与江南大同俗,而杨越多焉。”《文选·左思<吴都赋>》:“儋耳黑齿之酋,金邻象郡之渠。”刘逵注:“儋耳人鏤其耳匡。”唐沉佺期《初达驩州》诗:“水行儋耳国,陆行雕题藪。”宋苏轼《桄榔庵铭》:“东坡居士,謫于儋耳。”清管抡《蛮中作》诗:“从来圣世要荒外,儋耳龙场自有人。”《说文·耳部》“聸,垂耳也。从耳詹声。南方有聸耳国”清段玉裁注:“古祇作‘耽’,一变为聸耳,再变则为儋耳矣。”
引证解释
⒈一种古代西南方少数民族的风俗。雕镂其颊,皮连耳廓,分为数支,下垂至肩,作为妆饰。参阅《后汉书·明帝纪》李贤注。引《后汉书·西南夷传·哀牢》:“哀牢人皆穿鼻儋耳,其渠帅自谓王者,耳皆下肩三寸,庶人则至肩而已。”唐张说《宋公遗爱碑颂》:“虽有文身凿齿,被髦儋耳,衣卉麵木,巢山馆水,种落异俗而化齐,言语不通而心喻矣。”⒉古代北方国名。引《山海经·大荒北经》:“有儋耳之国,任姓,禺号子,食穀。”⒊古代南方国名。又名离耳。汉元鼎六年内属,称儋耳郡。在今海南岛儋县。引《史记·货殖列传》:“九疑苍梧以南至儋耳者,与江南大同俗,而杨越多焉。”《文选·左思<吴都赋>》:“儋耳黑齿之酋,金邻象郡之渠。”刘逵注:“儋耳人鏤其耳匡。”唐沉佺期《初达驩州》诗:“水行儋耳国,陆行雕题藪。”宋苏轼《桄榔庵铭》:“东坡居士,謫于儋耳。”清管抡《蛮中作》诗:“从来圣世要荒外,儋耳龙场自有人。”《说文·耳部》“聸,垂耳也。从耳詹声。南方有聸耳国”清段玉裁注:“古祇作‘耽’,一变为聸耳,再变则为儋耳矣。”
网络解释
儋耳(苏轼诗作)《儋耳》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此诗首联写雷雨后的黄昏作者独自登高,凭栏远望;颔联写登高所见,既是写眼前实景,又是象征时局;颈联记双喜临门;尾联写以后的打算。全诗既表现出对朝政更新的希望和欢快,又流露了年事已衰、万念俱灰的感伤。前三联颇有清雄之气。
综合释义
一种古代西南方少数民族的风俗。雕镂其颊,皮连耳廓,分为数支,下垂至肩,作为妆饰。《后汉书·西南夷传·哀牢》:“哀牢人皆穿鼻儋耳,其渠帅自谓王者,耳皆下肩三寸,庶人则至肩而已。”唐张说《宋公遗爱碑颂》:“虽有文身凿齿,被髦儋耳,衣卉麵木,巢山馆水,种落异俗而化齐,言语不通而心喻矣。”参阅《后汉书·明帝纪》李贤注。古代北方国名。《山海经·大荒北经》:“有儋耳之国,任姓,禺号子,食穀。”古代南方国名。又名离耳。汉元鼎六年内属,称儋耳郡。在今海南岛儋县。《史记·货殖列传》:“九疑苍梧以南至儋耳者,与江南大同俗,而杨越多焉。”《文选·左思<吴都赋>》:“儋耳黑齿之酋,金邻象郡之渠。”刘逵注:“儋耳人鏤其耳匡。”唐沉佺期《初达驩州》诗:“水行儋耳国,陆行雕题藪。”宋苏轼《桄榔庵铭》:“东坡居士,謫于儋耳。”清管抡《蛮中作》诗:“从来圣世要荒外,儋耳龙场自有人。”《说文·耳部》“聸,垂耳也。从耳詹声。南方有聸耳国”清段玉裁注:“古祇作‘耽’,一变为聸耳,再变则为儋耳矣。”
汉语大词典
(1).一种古代西南方少数民族的风俗。雕镂其颊,皮连耳廓,分为数支,下垂至肩,作为妆饰。《后汉书·西南夷传·哀牢》:“哀牢人皆穿鼻儋耳,其渠帅自谓王者,耳皆下肩三寸,庶人则至肩而已。”唐张说《宋公遗爱碑颂》:“虽有文身凿齿,被髦儋耳,衣卉面木,巢山馆水,种落异俗而化齐,言语不通而心喻矣。”参阅《后汉书·明帝纪》李贤注。(2).古代北方国名。《山海经·大荒北经》:“有儋耳之国,任姓,禺号子,食谷。”(3).古代南方国名。又名离耳。汉元鼎六年内属,称儋耳郡。在今海南岛儋县。《史记·货殖列传》:“九疑苍梧以南至儋耳者,与江南大同俗,而杨越多焉。”《文选·左思〈吴都赋〉》:“儋耳黑齿之酋,金邻象郡之渠。”刘逵注:“儋耳人镂其耳匡。”唐沈佺期《初达驩州》诗:“水行儋耳国,陆行雕题薮。”宋苏轼《桄榔庵铭》:“东坡居士,谪于儋耳。”清管抡《蛮中作》诗:“从来圣世要荒外,儋耳龙场自有人。”《说文·耳部》“聸,垂耳也。从耳詹声。南方有聸耳国”清段玉裁注:“古祇作‘耽’,一变为聸耳,再变则为儋耳矣。”
儋耳造句
1.谁又说的准呢,也许当真在某处角落,在我们未知的擦肩而过的瞬息,在城市川流不息的人群之中,有其他星际来的旅人,他们和人类一样,在黑暗中寻找光芒,寻找光明。儋耳蛮花 
2.北宋时,一代文豪苏东坡谪居儋耳,连续三个端午节在这里度过,他创制的“东坡粽”别具风味。
3.愿伟大的同胞安息,身躯化为星辰,魂魄归于宇宙。儋耳蛮花
4.苍梧以南至儋耳者,与江南大同俗,而扬越多焉,番禺亦其一都会也。
5.愿伟大的同胞安息,身躯化为星辰,魂魄归于宇宙。儋耳蛮花(www.chazidian.com/zj-98078/查字典造句网)
6.苍梧以南至儋耳者,与江南大同俗,而扬越多焉,番禺亦其一都会也。查字典造句https://www.chazidian.com/zj-98078/
儋耳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