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用来区别这个“原唱”的主要标志,就是演唱者王玉珍的湖北口音,尤其是那个尖团音不分的特点。
2.尖团音的分合,既与说话人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社会要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又与词频、语境等语体因素息息相关。
3.他的吐口、咬字也非常清晰,唇齿音也很准确,也很少有尖团音的出现。
4.山东临沂方言语音上最明显的一个特点是区分尖音和团音。
5.分,尖团音不分,于是乎“饮料”变成“饮尿”,“南瓜”变成“兰花”,甚至把“饺子”讲成了“轿子”。
6.现在几乎只有滑稽演员、沪剧演员才讲老派上海话,其特征就是尖团音。
7.在东长吴村,一名官员慌慌张张地将谈话主题从义和团史转向义和团音乐。
8.黄河迁徙后,中间故道便成为两边语言的融合带、过渡带,也成为新乡方言入声和尖团音的分界线。
9.由于历史固享和自然环境的影响,致使壶关方言具有很丰富的内容。和北京话比较,在语音上该县方言分尖团音,古精组、知庄章组字声母有着差异,单字调有七个声调,等等。
10.有一个秘密可以透露,上海话中保存的尖团音、入声和清浊音,是学习英语的最好基础语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