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涉笔成趣
shè bǐ chéng qù

【拼音】:shè bǐ chéng qù

【注音】:ㄕㄜˋㄅ一ˇㄔㄥˊㄑㄨˋ

【词性】:成语。

【繁体】:涉筆成趣

字义分解
涉笔成趣的解释
词语解释
谓动笔就能构成意趣。涉笔成趣[shèbǐchéngqù]⒈谓动笔就能构成意趣。
基础解释
涉笔:动笔。趣:趣味。形容写作或绘画功夫到家,一动笔就能写出或画出富有情趣的作品。
引证解释
⒈谓动笔就能构成意趣。引《镜花缘》第一百回:“心有餘闲,涉笔成趣,每於长夏餘冬,灯前月夕,以文为戏。”《花月痕》第四八回栖霞居士评注:“此回借萧三娘、朱九妹以为承上起下之文,中间有涉笔成趣语,有正襟危坐语,各极其妙。”鲁迅《南腔北调集·答杨邨人公开信的公开信》:“我确曾用这笔碰着了先生,不过也只如运用古典一样,信手拈来,涉笔成趣而已。”⒈谓动笔就能构成意趣。引《镜花缘》第一百回:“心有餘闲,涉笔成趣,每於长夏餘冬,灯前月夕,以文为戏。”《花月痕》第四八回栖霞居士评注:“此回借萧三娘、朱九妹以为承上起下之文,中间有涉笔成趣语,有正襟危坐语,各极其妙。”鲁迅《南腔北调集·答杨邨人公开信的公开信》:“我确曾用这笔碰着了先生,不过也只如运用古典一样,信手拈来,涉笔成趣而已。”成语解释涉笔成趣
网友释义
汉语四字词语,出自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一百回,意为一动笔就画出或写出富有意趣的东西。
汉语大词典
谓动笔就能构成意趣。《镜花缘》第一百回:“心有馀闲,涉笔成趣,每于长夏馀冬,灯前月夕,以文为戏。”《花月痕》第四八回栖霞居士评注:“此回借萧三娘、朱九妹以为承上起下之文,中间有涉笔成趣语,有正襟危坐语,各极其妙。”鲁迅《南腔北调集·答杨村人公开信的公开信》:“我确曾用这笔碰着了先生,不过也只如运用古典一样,信手拈来,涉笔成趣而已。”
其他释义
涉笔:动笔:趣:风趣,意味。形容一动笔就画出或写出很有意趣的东西。
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读了些四库奇书;享了些半生清福。心有余闲;涉笔成趣;每于长夏余冬;灯前月下;以文为戏;年复一年;编出这《镜花缘》一百回。”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反义词
涉笔成趣造句
1.他有极强的观察、体味生活的能力,一花一草,一山一水,都能涉笔成趣
2.齐白石画艺高超,举凡花卉草木,鸟兽虫鱼,无不涉笔成趣
3.任公先生的学问之所以那样的博大精深,涉笔成趣,左右逢源,不能不说一大部分得力于他的学问根底之打得坚固。
4.散文和小说,它们共同的特点是玉想琼思,宏观博识,妙喻珠联,警句泉涌,谐谑天生,涉笔成趣
5.先生写白话诗作,语言质朴,清新自然,情景交融,妙趣横溢,涉笔成趣,雅俗共赏。
6.散文也罢,小说也罢,共同的特点是玉想琼思,宏观博识,妙喻珠联,警句泉涌,谐谑天生,涉笔成趣
7.每种书籍,统有御制序文,究竟是皇帝亲笔,也不知是儒臣捉刀,涉笔成趣
8.才思敏捷,涉笔成趣,但天生残疾是个独眼。 
9.这一段涉笔成趣
10.他写的文章涉笔成趣
涉笔成趣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