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腰刀
yāo dāo

【拼音】:yāo dāo

【注音】:一ㄠㄉㄠ

【结构】:腰(左右结构)刀(独体结构)

【简体】:腰刀

【繁体】:腰刀

字义分解
腰刀的解释
词语解释
腰刀yāodāo。(1)旧时佩带在腰间的略弯而柄短的刀。腰刀[yāodāo]⒈旧时佩带在腰间的略弯而柄短的刀。英waistknifeorsword;
基础解释
旧时佩带在腰间的略弯而柄短的刀
引证解释
⒈武器名。常佩于腰间,故称。引《魏书·傅竖眼传》:“斌遣乾爱诱呼之,以腰刀为信,密令壮健者随之。”《水浒传》第三二回:“宋江提了朴刀,悬口腰刀,带上氊笠子,辞别了孔太公。”《儒林外史》第三四回:“萧昊轩听得,疾忙把弹弓拿在手里,孙解官也拔出腰刀,拿在马上。”欧阳予倩《忠王李秀成》第五幕第一场:“李世贤满身泥污血染,一只手提了一口腰刀,一只手搀扶着李母,从台右走出。”
网络解释
腰刀腰刀,即佩戴在腰间的单面长刃的短兵器。刀长约三尺,刀身狭,柄短。明·茅元仪《武备志·军资乘·器械》:“腰刀造法,铁要多练,用纯钢自背起用平铲平削至刃,刃芒平磨无肩,乃利秒尤在尖。”
综合释义
武器名。常佩于腰间,故称。《魏书·傅竖眼传》:“斌遣乾爱诱呼之,以腰刀为信,密令壮健者随之。”《水浒传》第三二回:“宋江提了朴刀,悬口腰刀,带上氊笠子,辞别了孔太公。”《儒林外史》第三四回:“萧昊轩听得,疾忙把弹弓拿在手里,孙解官也拔出腰刀,拿在马上。”欧阳予倩《忠王李秀成》第五幕第一场:“李世贤满身泥污血染,一只手提了一口腰刀,一只手搀扶着李母,从台右走出。”武器名。旧时常挂在腰间,形状略似今天的指挥刀。《水浒传.第一二回》:「带毛牛膀靴,跨口腰刀,提条朴刀。」《儒林外史.第三九回》:「那萧云仙腰插弹弓,手拿腰刀,奋勇争先,手起刀落,先杀了几个番子。」
汉语大词典
武器名。常佩于腰间,故称。《魏书·傅竖眼传》:“斌遣乾爱诱呼之,以腰刀为信,密令壮健者随之。”《水浒传》第三二回:“宋江提了朴刀,悬口腰刀,带上毡笠子,辞别了孔太公。”《儒林外史》第三四回:“萧昊轩听得,疾忙把弹弓拿在手里,孙解官也拔出腰刀,拿在马上。”欧阳予倩《忠王李秀成》第五幕第一场:“李世贤满身泥污血染,一只手提了一口腰刀,一只手搀扶着李母,从台右走出。”
国语辞典
武器名。旧时常挂在腰间,形状略似今天的指挥刀。腰刀[yāodāo]⒈武器名。旧时常挂在腰间,形状略似今天的指挥刀。引《水浒传·第一二回》:「带毛牛膀靴,跨口腰刀,提条朴刀。」《儒林外史·第三九回》:「那萧云仙腰插弹弓,手拿腰刀,奋勇争先,手起刀落,先杀了几个番子。」
辞典修订版
武器名。旧时常挂在腰间,形状略似今天的指挥刀。《水浒传.第一二回》:「带毛牛膀靴,跨口腰刀,提条朴刀。」《儒林外史.第三九回》:「那萧云仙腰插弹弓,手拿腰刀,奋勇争先,手起刀落,先杀了几个番子。」
其他释义
1.武器名。常佩于腰间﹐故称。
腰刀造句
1.保安族腰刀锻造工艺是保安族传统手工艺制品,是维系整个保安族生存的重要手段,也是保安族经济文化的命脉。
2.其他的都没看清蓝熙书掌心的东西,手急眼快的都拔出腰刀伺候了,一见头头趴地上了,反应都挺快,呼啦,屁股朝天跪了一圈儿。
3.说罢伸手摘下图图的腰刀,猛然拔出箭矢,图图惨叫一声,手中大弓嗒然落地,肩颈处鲜血如喷泉般激射而出,尸身从粮车上栽下。
4.见批文手续一事已经办成,庄辰心下兴奋,对这县太爷好感十足,就想要送点什么东西当谢礼,却又醒起现今除了背后的两把腰刀,还真别无长物。
5.吴用再三苦劝,宋江只是不从,带了两个伴当,乃是张三、李四,穿着便服,带些钱钞,各人挎一口腰刀,散着步子往南边走去。
6.第二把是木瓜镡的腰刀,有点象坛子里贴过的骑兵旁刀。
7.腰刀呈细长的型,刃锋至尖处略上翘,配白玉雕柄,柄底端以涡旋形作收,刀柄上的刻花装饰具有鲜明的蒙古草原风格。
8.另一方虽然人数较少,但是手里握着长枪腰刀,搏斗中却互相配合进退有度,不时吆喝着让对手跪地求饶,显然人数少的一方反而占据着优势。
9.我个人怀疑整个清朝的下级及士兵腰刀可能都不太精致我的猜测而已,这还要请教其他专家。
10.人是可以蔑视的,他是会弄错的,腰刀却是不可以轻蔑的,它是永远有理的。
腰刀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