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悔吝
huǐ lìn

【拼音】:huǐ lìn

【注音】:ㄏㄨㄟˇㄌ一ㄣˋ

【结构】:悔(左右结构)吝(上下结构)

字义分解
悔吝的解释
词语解释
亦作'悔恡'。亦作'悔'。灾祸。悔恨。谓追悔顾惜。
基础解释
亦作/'悔恡/'。亦作/'悔/'。灾祸。悔恨。谓追悔顾惜。
引证解释
⒈亦作“悔恡”。⒉灾祸。引《易·繫辞上》:“悔吝者,忧虞之象也。”汉应劭《风俗通·正失·东方朔》:“文帝时政颇遗失,皆所谓悔恡小疵耶。”唐杜甫《送李校书》诗:“每愁悔吝作,如觉天地窄。”清黄景仁《闲居》诗:“名象实易玩,悔吝虚已消。”⒊悔恨。引《后汉书·马援传》:“出征交阯,土多瘴气,援与妻子生诀,无悔吝之心。”三国魏刘劭《人物志·释争》:“若然者,悔恡存于声色,夫何显争之有哉!”唐李咸用《猛虎行》:“须知《易水歌》,至死无悔吝。”明唐顺之《与董后峰宪副书》:“野人一入仕途,百般悔吝,禪家所谓猢孙入布袋,真可一笑也。”⒋谓追悔顾惜。引唐司空图《疑经》:“纵天王制用失节,多取於诸侯,如欲垂诫,即书於周史可矣;若书於诸侯之史,是悔恡其货而侮王命也。”
网络解释
悔吝悔吝,读音huǐlìn,汉语词语,意思是灾祸,出处《易·系辞上》。
综合释义
亦作“悔恡”。灾祸。《易·繫辞上》:“悔吝者,忧虞之象也。”汉应劭《风俗通·正失·东方朔》:“文帝时政颇遗失,皆所谓悔恡小疵耶。”唐杜甫《送李校书》诗:“每愁悔吝作,如觉天地窄。”清黄景仁《闲居》诗:“名象实易玩,悔吝虚已消。”悔恨。《后汉书·马援传》:“出征交阯,土多瘴气,援与妻子生诀,无悔吝之心。”三国魏刘劭《人物志·释争》:“若然者,悔恡存于声色,夫何显争之有哉!”唐李咸用《猛虎行》:“须知《易水歌》,至死无悔吝。”明唐顺之《与董后峰宪副书》:“野人一入仕途,百般悔吝,禪家所谓猢孙入布袋,真可一笑也。”谓追悔顾惜。唐司空图《疑经》:“纵天王制用失节,多取於诸侯,如欲垂诫,即书於周史可矣;若书於诸侯之史,是悔恡其货而侮王命也。”
汉语大词典
亦作“悔吝”。(1).灾祸。《易·系辞上》:“悔吝者,忧虞之象也。”汉应劭《风俗通·正失·东方朔》:“文帝时政颇遗失,皆所谓悔吝小疵耶。”唐杜甫《送李校书》诗:“每愁悔吝作,如觉天地窄。”清黄景仁《闲居》诗:“名象实易玩,悔吝虚已消。”(2).悔恨。《后汉书·马援传》:“出征交阯,土多瘴气,援与妻子生诀,无悔吝之心。”三国魏刘劭《人物志·释争》:“若然者,悔吝存于声色,夫何显争之有哉!”唐李咸用《猛虎行》:“须知《易水歌》,至死无悔吝。”明唐顺之《与董后峰宪副书》:“野人一入仕途,百般悔吝,禅家所谓猢孙入布袋,真可一笑也。”(3).谓追悔顾惜。唐司空图《疑经》:“纵天王制用失节,多取于诸侯,如欲垂诫,即书于周史可矣;若书于诸侯之史,是悔吝其货而侮王命也。”
其他释义
1.亦作'悔恡'。亦作'悔
悔吝造句
1.语默动静身须识,吉凶悔吝色当明,行年为主运限决,相逐心生相术真。 
2.且阻兵无众,古之明鉴,诚宜暂息进取小规,以畜士民之力,观衅伺隙,庶无悔吝
3.无如烛理不明者比比皆然,每争趋些少光荣,以图目前快志,遂置日后无限悔吝于不计也。
4.语默动静身须识,吉凶悔吝色当明,行年为主运限决,相逐心生相术真。(https://www.chazidian.com查字典造句网)
5.无如烛理不明者比比皆然,每争趋些少光荣,以图目前快志,遂置日后无限悔吝于不计也。查字典www.chazidian.com/zj-220038/造句网
6.无如烛理不明者比比皆然,每争趋些少光荣,以图目前快志,遂置日后无限悔吝于不计也。查字典造句https://www。chazidian。com
悔吝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