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三十六行
sān shí liù háng

【拼音】:sān shí liù háng

【注音】:ㄙㄢㄕˊㄌ一ㄡˋㄏㄤˊ

【词性】:成语。

【简体】:三十六行

【繁体】:三十六行

字义分解
三十六行的解释
词语解释
泛指各行各业。一倍则称“七十二行”,十倍则称“三百六十行”。三十六行[sānshíliùháng]⒈泛指各行各业。一倍则称“七十二行”,十倍则称“三百六十行”。
引证解释
⒈泛指各行各业。一倍则称“七十二行”,十倍则称“三百六十行”。引清李渔《玉搔头·篾哄》:“三十六行,行行相妒。”清李渔《巧团圆·悬标》:“我想三十六行生意,都要出箇招牌,使各处知道。”
综合释义
旧时对各行各业的通称。~者,种种职业也。◎徐珂《清稗类钞·农商类》三十六行[]泛指各种行业。清.徐珂《清稗类钞.农商类.三十六行》:「三十六行者,种种职业也。就其分工而约计之,曰三十六行。」
网友释义
三十六行,是旧时对各行各业的通称。三十六行是中国唐代社会主要行业的统称,反映当时社会行业的分工。三十六行延伸出中国民间常用的七十二行或三百六十行的行业分类之说。三十六行的论述,见于宋代周辉的《清波杂录》。徐珂在《清稗类钞·农商类》中说:“三十六行者,种种职业也。就其分工而约计之,曰三十六行,倍则为七十二行,十之则为三百六十行。”可见三十六行只是虚指数,实非具体数字。
汉语大词典
泛指各行各业。一倍则称“七十二行”,十倍则称“三百六十行”。清李渔《玉搔头·篾哄》:“三十六行,行行相妒。”清李渔《巧团圆·悬标》:“我想三十六行生意,都要出个招牌,使各处知道。”
国语辞典
泛指各种行业。三十六行[sānshíliùháng]⒈泛指各种行业。引清·徐珂《清稗类钞·农商类·三十六行》:「三十六行者,种种职业也。就其分工而约计之,曰三十六行。」成语解释三十六行
辞典修订版
泛指各种行业。清.徐珂《清稗类钞.农商类.三十六行》:「三十六行者,种种职业也。就其分工而约计之,曰三十六行。」
成语词典版
修订本参考资料:泛指各种行业。清˙徐珂˙清稗类钞˙农商类˙三十六行:三十六行者,种种职业也。就其分工而约计之,曰三十六行。
其他释义
旧时对各行各业的通称。
出处
清·李渔《玉搔头》:“三十六行,行行相妒。”
近反义词
反义词
三十六行造句
1.春秋战国时,称“百工”,到宋代称三十六行、七十二行或一百二十行。
2.城里有专营出口的三十六行,就是和他们做生意,每年都要订购大量的瓷器、生丝、白糖和其他各色货物。
3.常言道‘三十六行,盗墓为王’,盗墓贼这种职业自古就有,孰不闻‘盗不盗、非常盗,盗亦有道、盗不力道’之说。
4.行业没有高低之分,只要自己努力,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
5.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还会为你开一扇窗。俗话说三十六行行行有状元,条条道路通罗马。只要自己能够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在选择的时候认清目标,是一定能够成功的。就像说学技术,看看现在什么行业热门,比如餐饮业就不错,自己学个手艺出来,不论是上班,还是上一两年班自己开店,都是很好的选择。
6.此外,还有《算命先生》、《卖鱼婆》,体现了古代人民生活风貌和道德伦理。
7.所谓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你属于哪一行呢?
8.所谓,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重生以后玩魔兽世界,亦是一条出路。
9.业内三十六行,各行各业,状元无数,但并非是所有天赋者的舞台,也有水滴石穿的普通人功成名就。
10.俗话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可俗话又说: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条条大路通罗马,谁说低学历不赚钱?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生活会同样精彩!
三十六行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