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诡计
guǐ jì

【拼音】:guǐ jì

【注音】:ㄍㄨㄟˇㄐ一ˋ

【词性】:名词。

【结构】:诡(左右结构)计(左右结构)

【简体】:诡计

【繁体】:詭計

字义分解
诡计的解释
词语解释
诡计guǐjì。(1)欺诈的计谋。诡计[guǐjì]⒈欺诈的计谋。例诡计多端。英trick;intrigue;manoeuvre;
基础解释
(名)狡诈的计策。
引证解释
⒈奇计。引《晋书·羊祜传》:“吴石城守去襄阳七百餘里,每为边害,祜患之,竟以诡计令吴罢守。”《金史·乌古论镐传》:“復求入见,言有诡计可以退敌。”《水浒传》第一〇六回:“倪慴道:‘城中必有準备。我每当速退兵,勿中他诡计。’”沙汀《呼嚎》:“乡长穿著时新,是个满身肥肉,满腹诡计的狡诈家伙。”
网络解释
诡计(汉语词语)诡计,汉语词汇。
释义
1、指欺诈的计谋;狡诈的计策。指有预谋的,故意的,也作“鬼计”。比喻使用不正当的手段达到目的。
综合释义
奇计。《晋书·羊祜传》:“吴石城守去襄阳七百餘里,每为边害,祜患之,竟以诡计令吴罢守。”《金史·乌古论镐传》:“復求入见,言有诡计可以退敌。”《水浒传》第一○六回:“倪慴道:‘城中必有準备。我每当速退兵,勿中他诡计。’”沙汀《呼嚎》:“乡长穿著时新,是个满身肥肉,满腹诡计的狡诈家伙。”
网友释义
诡计,指欺诈的计谋;狡诈的计策。指有预谋的,故意的,也作“鬼计”。比喻使用不正当的手段达到目的。
汉语大词典
奇计。《晋书·羊祜传》:“吴石城守去襄阳七百馀里,每为边害,祜患之,竟以诡计令吴罢守。”《金史·乌古论镐传》:“复求入见,言有诡计可以退敌。”《水浒传》第一○六回:“倪慑道:‘城中必有准备。我每当速退兵,勿中他诡计。’”沙汀《呼嚎》:“乡长穿著时新,是个满身肥肉,满腹诡计的狡诈家伙。”
国语辞典
狡诈的计谋。诡计[guǐjì]⒈狡诈的计谋。引《晋书·卷三四·羊祜传》:「吴石城守去襄阳七百余里,每为边害,祜患之,竟以诡计令吴罢守。」《儒林外史·第五一回》:「拔山扛鼎之义士,再显神通;深谋诡计之奸徒,急偿夙债。」近狡计阴谋
辞典修订版
狡诈的计谋。《晋书.卷三四.羊祜传》:「吴石城守去襄阳七百余里,每为边害,祜患之,竟以诡计令吴罢守。」《儒林外史.第五一回》:「拔山扛鼎之义士,再显神通;深谋诡计之奸徒,急偿夙债。」
辞典简编版
狡诈的计谋。 【造句】这是诈骗集团的诡计,千万别上当。
其他释义
狡诈的计策:~多端。
近反义词
诡计造句
1.在严打走私的部署中,奸商们的阴谋诡计终于败露。
2.好人做事光明正大,只有坏人才搞阴谋诡计
3.他从不玩弄阴谋诡计,云起龙骧,令人佩服。
4.这家伙心术不正,诡计多端,不可信任。
5.做人要光明磊落,不要搞阴谋诡计
6.人们当场揭穿了骗子的诡计
7.童话里的狐狸总是一副诡计多端的模样。
8.对敌人的诡计,中国人民解放军是洞烛其奸的。
9.我们要识破敌人的诡计
10.坚持光明正大,不搞阴谋诡计,这是做人的道德的头一条。
诡计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