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铜马军
tóng mǎ jūn

【拼音】:tóng mǎ jūn

【注音】:ㄊㄨㄥˊㄇㄚˇㄐㄨㄣ

【结构】:铜(左右结构)马(独体结构)军(上下结构)

【繁体】:銅馬軍

字义分解
铜马军的解释
词语解释
新莽末年河北的农民起义军。当时河北起义军有铜马﹑大肜﹑高湖﹑重连﹑铁胫﹑大抢﹑尤来﹑上江﹑青犊﹑五校﹑檀乡﹑五幡﹑五楼﹑富平﹑获索等﹐共数百万人﹐各自分散﹐没有形成统一的力量﹐其中以铜马军为最强大﹐领袖有东山荒秃﹑上淮况等。公元24年起义军被刘秀陆续击破﹐铜马部众多被收编。后来铜马﹑青犊﹑尤来馀众共立孙登为帝。不久失败。铜马军[tóngmǎjūn]⒈新莽末年河北的农民起义军。当时河北起义军有铜马、大肜、高湖、重连、铁胫、大抢、尤来、上江、青犊、五校、檀乡、五幡、五楼、富平、获索等,共数百万人,各自分散,没有形成统一的力量,其中以铜马军为最强大,领袖有东山荒秃、上淮况等。公元24年起义军被刘秀陆续击破,铜马部众多被收编。后来铜马、青犊、尤来馀众共立孙登为帝。不久失败。
引证解释
⒈新莽末年河北的农民起义军。当时河北起义军有铜马、大肜、高湖、重连、铁胫、大抢、尤来、上江、青犊、五校、檀乡、五幡、五楼、富平、获索等,共数百万人,各自分散,没有形成统一的力量,其中以铜马军为最强大,领袖有东山荒秃、上淮况等。公元24年起义军被刘秀陆续击破,铜马部众多被收编。后来铜马、青犊、尤来馀众共立孙登为帝。不久失败。
网络解释
铜马军公元24年起义军被刘秀陆续击破﹐铜马部众多被收编。后来铜马﹑青犊﹑尤来馀众共立孙登为帝。不久失败。刘秀成功击败并收编了以铜马军为主的大量河北农民军部队,使军力增至数十万。这些被收编的农民军部队成为了刘秀军队的主要组成部分,刘秀本人也因此得到了“铜马帝”的称号。
汉语大词典
新莽末年河北的农民起义军。当时河北起义军有铜马、大肜、高湖、重连、铁胫、大抢、尤来、上江、青犊、五校、檀乡、五幡、五楼、富平、获索等,共数百万人,各自分散,没有形成统一的力量,其中以铜马军为最强大,领袖有东山荒秃、上淮况等。公元24年起义军被刘秀陆续击破,铜马部众多被收编。后来铜马、青犊、尤来馀众共立孙登为帝。不久失败。
其他释义
1.新莽末年河北的农民起义军。当时河北起义军有铜马﹑大肜﹑高湖﹑重连﹑铁胫﹑大抢﹑尤来﹑上江﹑青犊﹑五校﹑檀乡﹑五幡﹑五楼﹑富平﹑获索等﹐共数百万人﹐各自分散﹐没有形成统一的力量﹐其中以铜马军为最强大﹐领袖有东山荒秃﹑上淮况等。公元24年起义军被刘秀陆续击破﹐铜马部众多被收编。后来铜马﹑青犊﹑尤来馀众共立孙登为帝。不久失败。
铜马军造句
1.混迹绿林,周旋于赤眉,大破铜马军……他的身影无处不在!
2.混迹绿林,周旋于赤眉,大破铜马军……他的身影无处不在!https://www.chazidian.com/zj-264382/铜马军造句
3.混迹绿林,周旋于赤眉,大破铜马军……他的身影无处不在!(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造句网铜马军造句)
铜马军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