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息讼
xī sòng

【拼音】:xī sòng

【注音】:ㄒ一ㄙㄨㄥˋ

【结构】:息(上下结构)讼(左右结构)

【简体】:息讼

【繁体】:息訟

字义分解
息讼的解释
词语解释
息讼xīsòng。(1)平息争讼。息讼[xīsòng]⒈平息争讼。英stoplitigation;
基础解释
平息争讼。
引证解释
⒈平息争讼。引南朝梁任昉《<王文宪集>序》:“公不谋声训,而楚夏移情,故能使解剑拜仇,归田息讼。”《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姚乙心里先只要家里息讼要紧,细思月娥説话儘可行得。”
网络解释
息讼息讼,读音xīsòng,汉语词语,指平息争讼。
综合释义
平息争讼。南朝梁任昉《<王文宪集>序》:“公不谋声训,而楚夏移情,故能使解剑拜仇,归田息讼。”《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姚乙心里先只要家里息讼要紧,细思月娥説话儘可行得。”息讼[xīsòng]同意和解,停止诉讼。南朝梁.任昉〈王文宪集序〉:「公不谋声训,而楚夏移情,故能使解剑拜仇,归田息讼。」《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姚乙心理也只要家里息讼要紧,细思月娥说话尽可行得。」
网友释义
息讼,读音xīsòng,汉语词语,指平息争讼。
汉语大词典
平息争讼。南朝梁任昉《〈王文宪集〉序》:“公不谋声训,而楚夏移情,故能使解剑拜仇,归田息讼。”《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姚乙心里先只要家里息讼要紧,细思月娥说话尽可行得。”
国语辞典
同意和解,停止诉讼。息讼[xísòng]⒈同意和解,停止诉讼。引南朝梁·任昉〈王文宪集序〉:「公不谋声训,而楚夏移情,故能使解剑拜仇,归田息讼。」《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姚乙心理也只要家里息讼要紧,细思月娥说话尽可行得。」
辞典修订版
同意和解,停止诉讼。南朝梁.任昉〈王文宪集序〉:「公不谋声训,而楚夏移情,故能使解剑拜仇,归田息讼。」《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姚乙心理也只要家里息讼要紧,细思月娥说话尽可行得。」
其他释义
1.平息争讼。
息讼造句
1.至此,该争议双方当事人均服判息讼
2.一开始没有明白,问下来才知道这两位律师息讼宁人,将好几件当事人找来准备诉讼的案子化解掉了。
3.王胜俊认为,坚持调解优先,完全符合我国现行立法的本意,也是“和为贵”、“息讼止争”等法律文化传统的传承。
4.无论政统和血统在遥远的帝都如何改变,深山老林中的人民依旧坚守这自己的道统。他们默默耕耘,派丁纳粮,安贫乐道,息讼少争。不到民不聊生之时,一般是不会揭竿而起的。
5.重调息讼!太原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做法给出了答案。
6.王琳警告,前有杜培武、佘祥林、聂树斌、赵作海等冤狱之痛,法院想要止争、息讼、罢访可以理解,但不能以制造另一个“赵作海”的方式来进行。
7.双方就此发生争议,历经了一审、二审两份完全不同的判决后,双方仍未息讼
8.在时下的司法实践中,“刑事和解”定分止争、息讼罢访的“利器”。
9.这就等于一方面提供健讼的诱因,另一方面又只是沿用息讼的传统手法,其实很有些自相矛盾。
10.中国自古就有息讼的主张,因为告状总是意味着撕破脸皮。
息讼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