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泣杖
qì zhàng

【拼音】:qì zhàng

【结构】:泣(左右结构)杖(左右结构)

【简体】:泣杖

【繁体】:泣杖

字义分解
泣杖的解释
词语解释
相传汉韩伯俞因过受母笞打时,感到母亲年老力衰,笞打无力,因而哭泣。事见汉刘向《说苑.建本》。后以'泣杖'为尽孝之典型。泣杖[qìzhàng]⒈相传汉韩伯俞因过受母笞打时,感到母亲年老力衰,笞打无力,因而哭泣。事见汉刘向《说苑·建本》。后以“泣杖”为尽孝之典型。
引证解释
⒈相传汉韩伯俞因过受母笞打时,感到母亲年老力衰,笞打无力,因而哭泣。事见汉刘向《说苑·建本》。后以“泣杖”为尽孝之典型。参见“伯俞”。引五代李瀚《蒙求》诗:“丁兰刻木,伯瑜泣杖。”五代梁嵩《代母作倚门望子赋》:“忆昔伯俞之志,寧无泣杖之心。”
网络解释
泣杖泣杖
网友释义
泣杖,读音qìzhàng,汉语词语,意思是相传汉韩伯俞因过受母笞打时,感到母亲年老力衰,笞打无力,因而哭泣。
汉语大词典
相传汉韩伯俞因过受母笞打时,感到母亲年老力衰,笞打无力,因而哭泣。事见汉刘向《说苑·建本》。后以“泣杖”为尽孝之典型。五代李瀚《蒙求》诗:“丁兰刻木,伯瑜泣杖。”五代梁嵩《代母作倚门望子赋》:“忆昔伯俞之志,宁无泣杖之心。”参见“伯俞”。
国语辞典
汉代韩伯俞因过而受母鞭打,却因感到母亲年老力衰,鞭打无力而哭泣。见汉.刘向《说苑.卷三.建本》。后以泣杖指孝子。泣杖[qìzhàng]⒈汉代韩伯俞因过而受母鞭打,却因感到母亲年老力衰,鞭打无力而哭泣。见汉·刘向《说苑·卷三·建本》。后以泣杖指孝子。引五代南汉·梁嵩〈代母作倚门望子赋〉:「忆昔伯俞之志,宁无泣杖之心。」
辞典修订版
汉代韩伯俞因过而受母鞭打,却因感到母亲年老力衰,鞭打无力而哭泣。见汉.刘向《说苑.卷三.建本》。后以泣杖指孝子。五代南汉.梁嵩〈代母作倚门望子赋〉:「忆昔伯俞之志,宁无泣杖之心。」
其他释义
1.相传汉韩伯俞因过受母笞打时,感到母亲年老力衰,笞打无力,因而哭泣。事见汉刘向《说苑.建本》。后以'泣杖'为尽孝之典型。
泣杖造句
1.围绕着墓主夫妇,周围绘有“舜耕历山”、“孟宗哭竹”、“郭巨埋儿”、“元觉劝父”、“王祥卧冰”、“伯俞泣杖”及“鹿乳奉亲”7幅孝子图。
泣杖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