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诡辨
guǐ biàn

【拼音】:guǐ biàn

【注音】:ㄍㄨㄟˇㄅ一ㄢˋ

【结构】:诡(左右结构)辨(左中右结构)

【繁体】:詭辨

字义分解
诡辨的解释
词语解释
亦作'析辨诡词'。谓巧言邪说。
基础解释
见/'诡辩/',(动)①形式上好像是运用正确的推理手段,实际上违背了逻辑规律,作出了似是而非的结论。[近]狡辩。②无理狡辩。
引证解释
⒈见“诡辩”。
汉语大词典
见“诡辩”。《汉语大词典》:诡辩(诡辩)  拼音:guǐbiàn(1).亦作“诡辨”。貌似正确而实际上却是颠倒是非、混淆黑白的议论。《史记·五宗世家》:“彭祖为人巧佞卑谄,足恭而心刻深。好法律,持诡辩以中人。”司马贞索隐:“谓诡诳之辩,以中伤于人。”《新唐书·儒学传下·啖助》:“徒令后生穿凿诡辨,诟前人,舍成说,而自为纷纷,助所阶已。”巴金《除恶务尽》:“喧嚣一时的所谓‘文艺黑线专政’论,以及由此而来的种种奇谈谬论,从头到尾,都是林彪、‘四人帮’一伙的谎言和诡辩。”(2).逻辑名词。外表上、形式上像是运用正确的推理手段,实际上却是采取混淆概念、偷换论题或虚构论据等手法,作出颠倒黑白、似是而非的推论。
其他释义
1.见'诡辩'。
近反义词
近义词
诡辨造句
1.别同他诡辨啦,继续做你眼前的工作吧!
2.现在的大学生好多确实不像话,没有真本事,就一张会诡辨的嘴。
3.那个律师说得不对,在诡辨
4.措词虚伪,还要诡辨,附会荒谬的观点,仿佛也能自圆其说。
5.它的疑惑和诘难,它的诡辨和辩证,常常是令人讨厌的。
6.刘凯听着固然觉得可笑,但也不得不佩服张铁嘴穿凿附会的诡辨术。
诡辨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