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一丁
yī dīng

【拼音】:yī dīng

【注音】:一ㄉ一ㄥ

【结构】:一(独体结构)丁(独体结构)

【简体】:一丁

【繁体】:一丁

字义分解
一丁的解释
词语解释
一个成年男子。《旧唐书•张弘靖传》:“今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力弓,不如识一丁字。”一枚钉子。
基础解释
1.一个成年男子。2.“丁”与“个”形近,故误。后因谓不识字或学极浅陋者为不识一丁。3.一枚钉子。
引证解释
⒈一个成年男子。引《宋书·孝武帝纪》:“制荆、徐、兗、豫、雍、青、冀七州统内,家有马一匹者,蠲復一丁。”唐白居易《新丰折臂翁》诗:“无何天宝大徵兵,户有三丁点一丁。”⒉“丁”与“个”形近,故误。后因谓不识字或学极浅陋者为不识一丁。引《旧唐书·张弘靖传》:“今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力弓,不如识一丁字。”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辨误三》:“竇苹《唐书音训》云:‘丁恐当作个。’予尝以竇説虽当,而无所据。偶读孔毅父《续世説》,引宏靖曰:‘汝曹能挽两石弓,不若识一箇字’,乃作此箇字。因知箇误为丁,无可疑者。”元无名氏《举案齐眉》第一折:“睁眼苫眉捻髩鬚,带包巾一顶,繫环绦一付,怎知他不识字一丁无。”《明史·王瑞传》:“文职有未识一丁,武阶亦未挟一矢。”清王士禛《池北偶谈·新淦笔工》:“妍媸能否惟在上所使,此笔区区正其比;我生识字仅一丁,眼前所见徒毘陵。”⒊一枚钉子。引宋沉括《梦溪笔谈·辩证二》:“《雷公炮炙论》云:‘以桂为丁,以钉木中,其木即死。’一丁至微,未必能螫大木,自其性相制耳。”
网络解释
一丁(词语释义)一丁是一个汉语词语,意为一个成年男子。
综合释义
一个成年男子。《宋书·孝武帝纪》:“制荆、徐、兗、豫、雍、青、冀七州统内,家有马一匹者,蠲復一丁。”唐白居易《新丰折臂翁》诗:“无何天宝大徵兵,户有三丁点一丁。”《旧唐书·张弘靖传》:“今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力弓,不如识一丁字。”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辨误三》:“竇苹《唐书音训》云:‘丁恐当作个。’予尝以竇説虽当,而无所据。偶读孔毅父《续世説》,引宏靖曰:‘汝曹能挽两石弓,不若识一箇字’,乃作此箇字。因知箇误为丁,无可疑者。”“丁”与“个”形近,故误。后因谓不识字或学极浅陋者为不识一丁。元无名氏《举案齐眉》第一折:“睁眼苫眉捻髩鬚,带包巾一顶,繫环绦一付,怎知他不识字一丁无。”《明史·王瑞传》:“文职有未识一丁,武阶亦未挟一矢。”清王士禛《池北偶谈·新淦笔工》:“妍媸能否惟在上所使,此笔区区正其比;我生识字仅一丁,眼前所见徒毘陵。”一枚钉子。宋沉括《梦溪笔谈·辩证二》:“《雷公炮炙论》云:‘以桂为丁,以钉木中,其木即死。’一丁至微,未必能螫大木,自其性相制耳。”
汉语大词典
(1).一个成年男子。《宋书·孝武帝纪》:“制荆、徐、兖、豫、雍、青、冀七州统内,家有马一匹者,蠲复一丁。”唐白居易《新丰折臂翁》诗:“无何天宝大徵兵,户有三丁点一丁。”(2).《旧唐书·张弘靖传》:“今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力弓,不如识一丁字。”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辨误三》:“窦苹《唐书音训》云:‘丁恐当作个。’予尝以窦说虽当,而无所据。偶读孔毅父《续世说》,引宏靖曰:‘汝曹能挽两石弓,不若识一个字’,乃作此个字。因知个误为丁,无可疑者。”“丁”与“个”形近,故误。后因谓不识字或学极浅陋者为不识一丁。元无名氏《举案齐眉》第一折:“睁眼苫眉捻鬓须,带包巾一顶,系环绦一付,怎知他不识字一丁无。”《明史·王瑞传》:“文职有未识一丁,武阶亦未挟一矢。”清王士禛《池北偶谈·新淦笔工》:“妍媸能否惟在上所使,此笔区区正其比;我生识字仅一丁,眼前所见徒毗陵。”(3).一枚钉子。宋沈括《梦溪笔谈·辩证二》:“《雷公炮炙论》云:‘以桂为丁,以钉木中,其木即死。’一丁至微,未必能螫大木,自其性相制耳。”
国语辞典
一个成年男子。
辞典修订版
一个成年男子。《宋书.卷六.孝武帝本纪》:「夏五月辛酉,制荆、徐、兖、豫、雍、青、冀七州统内,家有马一匹者,蠲复一丁。」唐.白居易〈新乐府.新丰折臂翁〉:「户有三丁点一丁,点得驱将何处去。」一个的误。《旧唐书.卷一二九.张延赏传》:「今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力弓,不如识一丁字。」
其他释义
1.一个成年男子。2.《旧唐书.张弘靖传》:'今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力弓,不如识一丁字。'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辨误三》:'窦苹《唐书音训》云:'丁恐当作个。'予尝以窦说虽当﹐而无所据。偶读孔毅父《续世说》﹐引宏靖曰:'汝曹能挽两石弓﹐不若识一个字'﹐乃作此个字。因知个误为丁﹐无可疑者。''丁'与'个'形近﹐故误。后因谓不识字或学极浅陋者为不识一丁。3.一枚钉子。
一丁造句
1.确切点儿说,我更喜欢小草的颜色,她绿得悠然自得,绿得轻松自在,绿得不掺一丁点儿杂质。那才是最最可爱的啊!那才是最最迷人的啊!多么诱人的绿色……
2.有时候你一丁点利令智昏是可以原谅的,但是有一个度需要你自己把持。
3.在他的演奏里没有一丁点的矫揉造作和无用的小把戏,仅仅是对于音乐本身深刻的理解。
4.面罩下的面孔像入睡一样展露着笑颜,无论如同得了疟疾般抽搐的双手怎样摆弄,陷入永眠的肉体只是随之晃动,一丁点的回应也不曾有过。
5.人死后择庇荫之所只求一静,你却掘土翻坟,让死者暴尸荒野,这可是折寿命的罪过,难怪你年半百还没有生得一丁半子,这是报应…… 
6.的内容可知,一般人下地狱都是犯了十恶不赦的罪,可是反观为佛办事的人,在一般人的眼光里,只是一丁点的错也是要下地狱,所受的酷刑极是恐怖。
7.从来从来,没有听过一丁半点的杂音;从来从来,没有读到过只言半语的诟病与诽谤。
8.北风呼呼的刮着,寒风凛冽,到处都是白的,树上挂满了亮晶晶的冰凌。人们都穿着厚厚的大衣,围着厚厚的围巾,把整个人都包裹得严严实实的,生怕有一丁点的风吹进来。
9.不过,海恩斯沃思博士对面包刀进行测试,与它们的“羊脚”般的末端,根本就不能对皮肤造成一丁点的伤害。
10.就像一个高明的出题人,在抛出题目后,生怕自己的爱人解答不出来,忍不住要给点提示。可是他大概没想到,黎承睿在当时会这么毫无保留地信任他,一丁点疑心都舍不得用在他身上。
一丁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单词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