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未可
wèi kě

【拼音】:wèi kě

【注音】:ㄨㄟˋㄎㄜˇ

【结构】:未(独体结构)可(半包围结构)

字义分解
未可的解释
词语解释
未可wèikě。(1)不可。未可[wèikě]⒈不可。英cannot;
基础解释
不可
引证解释
⒈不可。引《左传·庄公十年》:“公将鼓之,劌曰:‘未可。’齐人三鼓,劌曰:‘可矣。’”《后汉书·荀彧传》:“若一旦生变,天下未可图也。”唐杜甫《剑门》诗:“一夫怒临关,百万未可傍。”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然神道设教,使人知畏,亦警世之苦心,未可绳以妄语戒也。”鲁迅《南腔北调集·<自选集>自序》:“民族主义的文学家在今年的一种小报上说‘鲁迅多疑’,是不错的,我正在疑心这批人们也并非真的民族主义文学者,变化正未可限量呢。”⒉未必可以。引《论语·子罕》:“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何晏集解:“适,之也。虽学,或得异端,未必能之道。”
网络解释
未可未可,汉语词语,读作“wèikě”,指不能肯定。
综合释义
不可。《左传·庄公十年》:“公将鼓之,劌曰:‘未可。’齐人三鼓,劌曰:‘可矣。’”《后汉书·荀彧传》:“若一旦生变,天下未可图也。”唐杜甫《剑门》诗:“一夫怒临关,百万未可傍。”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然神道设教,使人知畏,亦警世之苦心,未可绳以妄语戒也。”鲁迅《南腔北调集·<自选集>自序》:“民族主义的文学家在今年的一种小报上说‘鲁迅多疑’,是不错的,我正在疑心这批人们也并非真的民族主义文学者,变化正未可限量呢。”未必可以。《论语·子罕》:“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何晏集解:“适,之也。虽学,或得异端,未必能之道。”未可[wèikě]未必可以。
汉语大词典
(1).不可。《左传·庄公十年》:“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后汉书·荀彧传》:“若一旦生变,天下未可图也。”唐杜甫《剑门》诗:“一夫怒临关,百万未可傍。”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然神道设教,使人知畏,亦警世之苦心,未可绳以妄语戒也。”鲁迅《南腔北调集·〈自选集〉自序》:“民族主义的文学家在今年的一种小报上说‘鲁迅多疑’,是不错的,我正在疑心这批人们也并非真的民族主义文学者,变化正未可限量呢。”(2).未必可以。《论语·子罕》:“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何晏集解:“适,之也。虽学,或得异端,未必能之道。”
其他释义
1.不可。2.未必可以。
未可造句
1.丁宝桢因四川省自军兴以后,川勇而外,益以湖南、贵州各军,多至六万馀人,事定次第裁并,至光绪三年,实存防军一万馀人,须分守要隘,未可再裁。
2.爱欲海,未可沈埋男子躯;温柔乡,岂应老葬君王骨。爱情把我拽向这边,而理智却要把我拉向那边。
3.爱欲海,未可沉埋男子躯;温柔乡,岂应老葬君王骨。
4.爱欲海,未可沈埋男子躯;温柔乡,岂应老葬君王骨。
5.圣人不利已,忧际在元元。黄屋非尧意,瑶台安可论。吾闻西方化,清净道弥敦。奈何穷金玉,雕刻以为尊。云构山林尽,瑶图珠翠烦。鬼工尚未可,人力安能存。夸愚适增累,矜智道逾昏。
6.鬼工尚未可,人力安能存。夸愚适增累,矜智道逾昏。
7.球有素尚,加又多疾,应以淡退求之,未可以文案责也。
8.球有素尚,加又多疾,公应以淡退求之,未可以文案责也。
9.曹公自来,胜负或未可知,如汝等碌碌庸才,就是来了一百个,我也不怕。
10.以至"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和"祸从口出"诸语,已凝结成老百姓深信不疑的"至理名言"。
未可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