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白分
bái fēn

【拼音】:bái fēn

【注音】:ㄅㄞˊㄈㄣ

【结构】:白(独体结构)分(上下结构)

字义分解
白分的解释
词语解释
1.亦称'白半'。亦称'白月'。2.古印度历法。指阴历每月的上半月。
基础解释
亦称/'白半/'。亦称/'白月/'。古印度历法。指阴历每月的上半月。
引证解释
⒈亦称“白半”。亦称“白月”。古印度历法。指阴历每月的上半月。引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月盈至满,谓之白分,月亏至晦,谓之黑分。”宋永亨《搜采异闻录》卷二:“日在月前,行至十五日,俱足圆满,是名白半。”清钱谦益《觉浪和上挽词》之一:“莫道三生隔眉宇,琉璃白月自分明。”钱曾注:“禪家以初一至十五日为白月,十六至大尽为黑月。”
网络解释
白分古印度历法。指阴历每月的上半月。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月盈至满,谓之白分,月亏至晦,谓之黑分。”宋永亨《搜采异闻录》卷二:“日在月前,行至十五日,俱足圆满,是名白半。”清钱谦益《觉浪和上挽词》之一:“莫道三生隔眉宇,琉璃白月自分明。”钱曾注:“禅家以初一至十五日为白月,十六至大尽为黑月。”
综合释义
亦称“白半”。亦称“白月”。古印度历法。指阴历每月的上半月。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月盈至满,谓之白分,月亏至晦,谓之黑分。”宋永亨《搜采异闻录》卷二:“日在月前,行至十五日,俱足圆满,是名白半。”清钱谦益《觉浪和上挽词》之一:“莫道三生隔眉宇,琉璃白月自分明。”钱曾注:“禪家以初一至十五日为白月,十六至大尽为黑月。”
汉语大词典
亦称“白半”。亦称“白月”。古印度历法。指阴历每月的上半月。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月盈至满,谓之白分,月亏至晦,谓之黑分。”宋永亨《搜采异闻录》卷二:“日在月前,行至十五日,俱足圆满,是名白半。”清钱谦益《觉浪和上挽词》之一:“莫道三生隔眉宇,琉璃白月自分明。”钱曾注:“禅家以初一至十五日为白月,十六至大尽为黑月。”
白分造句
1.生活像一搜索幅你要创作的黑白分明的画卷,它有光明有黑暗,有积极有消极,画的主基调是白还是黑,那就要看你的意境了。
2.横盘上黑白分明,双方胜负已分。
3.他是我遇见的第一个眼神如此黑白分明的人。是那种比夜色还浓得划不开的漆黑,和那双眼睛对视,就像是弯腰去看一片黑暗无底的深渊,一不小心就会坠下去。
4.女人真的有那么难懂吗?其实一点都不难,我们大都感性、明快、直接而又黑白分明。对女人来说,所有的人和事,只分成四类:我爱的和我不爱的、爱我的和不爱我的。
5.感情的事要是也像抓贼那麼黑白分明,自己能掌握得到就好。一个人要变,怎麼都留不住的。
6.正在爱你的我,快乐与悲伤的分界竟是如此黑白分明。
7.我们这里不是一个灰色的世界,在真理的光芒下,这是一个黑白分明的世界。
8.经过这一番讨论,谁对谁错,已经是黑白分明了。
9.对一个男子来说,什么是本质,什么是形式,黑白分明,一点差错都无。
10.皂白不分的反义词有黑白分明、是非分明、泾渭分明。
白分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