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有辞
yǒu cí

【拼音】:yǒu cí

【注音】:一ㄡˇㄘˊ

【结构】:有(半包围结构)辞(左右结构)

【繁体】:有辭

字义分解
有辞的解释
词语解释
有怨言;有正言相告。有辞[yǒucí]⒈有怨言;有正言相告。
引证解释
⒈有怨言;有正言相告。引《书·吕刑》:“皇帝清问下民,鰥寡有辞于苗。”周秉钧易解:“辞,谓怨痛之辞。”《孔丛子·论书》:“孔子见齐景公,梁丘据自外而至。公曰:‘何迟?’对曰:‘陈氏戮其小臣,臣有辞焉,是故迟。’”
网络解释
有辞有辞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yǒucí,是指有怨言。
综合释义
有怨言;有正言相告。《书·吕刑》:“皇帝清问下民,鰥寡有辞于苗。”周秉钧易解:“辞,谓怨痛之辞。”《孔丛子·论书》:“孔子见齐景公,梁丘据自外而至。公曰:‘何迟?’对曰:‘陈氏戮其小臣,臣有辞焉,是故迟。’”
网友释义
yǒucíㄧㄡˇㄘㄧˊ有怨言;有正言相告。《书·吕刑》:“皇帝清问下民,鳏寡有辞于苗。”周秉钧易解:“辞,谓怨痛之辞。”《孔丛子·论书》:“孔子见齐景公,梁丘据自外而至。公曰:‘何迟?’对曰:‘陈氏戮其小臣,臣有辞焉,是故迟。’”
汉语大词典
有怨言;有正言相告。《书·吕刑》:“皇帝清问下民,鳏寡有辞于苗。”周秉钧易解:“辞,谓怨痛之辞。”《孔丛子·论书》:“孔子见齐景公,梁丘据自外而至。公曰:‘何迟?’对曰:‘陈氏戮其小臣,臣有辞焉,是故迟。’”
其他释义
1.有怨言;有正言相告。
有辞造句
1.诉讼程序中,债务人振振有辞否认责任,债权人苦苦哀求仿佛在讨施舍的情景不也使人心惊吗?
2.无论局外人和旁观者如何振振有辞地嘲笑网络情爱的抽象与虚幻,花骨朵仍然执著于它。
3.他在任期间,没有提拔过一个出身寒微的人,没有辞退一个徒有虚名的人,随波逐流,与世浮沉。
4.小顺儿的妈的北平话,遇到理直气壮振振有辞的时候,是词汇丰富,而语调清脆,象清夜的小梆子似的。
5.我不禁想到了辜老夫子,他如果看到这则报导,一定会更加振振有辞了。
6.对老师的责问振振有辞:我想对人的受惊吓程度进行实验,结果获得通报"表扬"。
7.我们也无法否认黑客红客们在旧产权制度主导的互联世界激进演出的振振有辞,我们更无法否认科技所具备的迅速切换的时空的能力,将生人社会形态更急剧地推向我们每一个人。
8.单思华振振有辞地低吼道,声音提高了几个分贝。
9.臣奉承诏命,惟力是视,何敢有辞!然湘州经蜀寇之馀,民物凋弊,若得之部,比及三年,乃可即戎;苟未及此,虽复灰身,亦无益也。
10.有辞书专家抽取了“问题字典”的检字表、附录和正文约十万字内容,发现编纂和校对质量极差,正文差错率超过万分之十五,总体差错率则高达万分之二十。
有辞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