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笔头
bǐ tóu

【拼音】:bǐ tóu

【注音】:ㄅ一ˇㄊㄡˊ

【结构】:笔(上下结构)头(独体结构)

【简体】:笔头

【繁体】:筆頭

字义分解
笔头的解释
词语解释
笔上用以书写的部分。谓写作。指书面。笔头[bǐtóu]⒈笔上用以书写的部分。⒉谓写作。⒊指书面。
引证解释
⒈笔上用以书写的部分。引唐杜牧《池州清溪》诗:“何物赖君千遍洗,笔头尘土渐无痕。”宋杨万里《新路店道中》诗:“染得笔头生五色,急将描取入诗筒。”《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五回:“顺手拿起一枝笔……拔去笔套一看,却又是没有笔头的。”⒉谓写作。引唐陆馀庆子《嘲父》诗:“陆餘庆,笔头无力觜头硬,一朝受辞讼,十日判不竟。”宋朱淑真《读史》诗:“笔头去取万千端,后世遭它恣意瞒。”⒊指书面。引王西彦《病人》:“我们在笔头上和口头上,不是总爱高呼文化下乡吗?”
网络解释
笔头笔头,汉语词汇。
释义
1、笔上用以书写的部分。2.谓写作。3.指书面。
综合释义
笔上用以书写的部分。唐杜牧《池州清溪》诗:“何物赖君千遍洗,笔头尘土渐无痕。”宋杨万里《新路店道中》诗:“染得笔头生五色,急将描取入诗筒。”《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五回:“顺手拿起一枝笔……拔去笔套一看,却又是没有笔头的。”谓写作。唐陆馀庆子《嘲父》诗:“陆餘庆,笔头无力觜头硬,一朝受辞讼,十日判不竟。”宋朱淑真《读史》诗:“笔头去取万千端,后世遭它恣意瞒。”指书面。王西彦《病人》:“我们在笔头上和口头上,不是总爱高呼文化下乡吗?”笔头[bǐtóu]笔尖、笔端。唐.杜牧〈池州清溪〉诗:「何物赖君千遍洗,笔头尘土渐无痕。」
汉语大词典
(1).笔上用以书写的部分。唐杜牧《池州清溪》诗:“何物赖君千遍洗,笔头尘土渐无痕。”宋杨万里《新路店道中》诗:“染得笔头生五色,急将描取入诗筒。”《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五回:“顺手拿起一枝笔……拔去笔套一看,却又是没有笔头的。”(2).谓写作。唐陆馀庆子《嘲父》诗:“陆馀庆,笔头无力觜头硬,一朝受辞讼,十日判不竟。”宋朱淑真《读史》诗:“笔头去取万千端,后世遭它恣意瞒。”(3).指书面。王西彦《病人》:“我们在笔头上和口头上,不是总爱高呼文化下乡吗?”
国语辞典
笔尖、笔端。笔头[bǐtóu]⒈笔尖、笔端。引唐·杜牧〈池州清溪〉诗:「何物赖君千遍洗,笔头尘土渐无痕。」
辞典修订版
笔尖、笔端。唐.杜牧〈池州清溪〉诗:「何物赖君千遍洗,笔头尘土渐无痕。」
其他释义
1.笔上用以书写的部分。2.谓写作。3.指书面。
笔头造句
1.笔杆是枪杆,笔头是子弹,伏案疾书,沙沙作响。
2.这些铅笔头穿着五彩斑斓的花衣服聚在一起,像一道五光十色的彩虹,真美呀!
3.我带在背包里的那支铅笔是“永利”牌镀银带可推动的铅笔头的,它是我母亲去世后留在她的抽屉里的。
4.我拿起两支笔做筷子,准备夹一个粉笔头,竟然熟练地夹上了好一会儿!
5.用曼妙的笔体,写下浪漫的篇章;用灵动的笔头,写下甜蜜的瞬间;用痴情的墨水,写下幸福的点滴;用动情的文字,写下爱情的心得。日记情人节,记录情,收录爱,愿我们的爱情永远芬芳。
6.多想某天醒来睁开眼,发现自己坐在小学教室的课桌椅上。老师掷来的粉笔头正好打在额头上。
7.多想某天醒来睁开眼,发现自己坐在小学教室的课桌椅上,老师掷来的粉笔头正好打在额头上,很多事情还可以重新开始。 
8.毛笔的笔头就是一些毛,呈圆锥形,从总体上看去就像一杆倒提的红缨枪。
9.“范仲淹”手持书卷和毛笔,寓意“笔头生花”。
10.写作的人像画家不应该停止画笔一样,也是不应该停止笔头的。随便他写什么,必须每天写,要紧的是叫手学会完全服从思想。
笔头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