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咄咄怪事
duō duō guài shì

【拼音】:duō duō guài shì

【简体】:咄咄怪事

【繁体】:咄咄怪事

字义分解
咄咄怪事的解释
词语解释
⒈ 令人感到不可理解、十分惊讶的事。英:outoftheordinary;whatastrangesituation;mostrousabsurdity;咄咄怪事[duōduōguàishì]⒈令人感到不可理解、十分惊讶的事。英outoftheordinary;whatastrangesituation;mostrousabsurdity;
基础解释
形容使人非常惊奇的事情。
引证解释
⒈ 参见“咄咄书空”。参见“咄咄书空”。引:连声惊呼称怪。形容令人惊讶的怪事。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黜免》:“殷中军(殷浩)被废在信安,终日恒书空作字,扬州吏民寻义逐之,窃视,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宋杨万里《明发栖隐寺》诗:“何如今晨天地间,咄咄怪事满眼前。”清沉起凤《谐铎·帖嘲》:“世有一字不通之辈,而能知我高才,可谓咄咄怪事。”⒈参见“咄咄书空”。参见“咄咄书空”。引连声惊呼称怪。形容令人惊讶的怪事。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黜免》:“殷中军(殷浩)被废在信安,终日恒书空作字,扬州吏民寻义逐之,窃视,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宋杨万里《明发栖隐寺》诗:“何如今晨天地间,咄咄怪事满眼前。”清沉起凤《谐铎·帖嘲》:“世有一字不通之辈,而能知我高才,可谓咄咄怪事。”
综合释义
表示吃惊的声音。形容不合常理,难以理解的怪事。噫!一小说之微,而竟有如斯之法律,以圭臬于著述界之前途,亦~,~。◎清·陶曾佑《论小说之势力及其影响》
网友释义
咄咄怪事的意思是表示吃惊的声音。形容不合常理,难以理解的怪事。贬义。
汉语大词典
连声惊呼称怪。形容令人惊讶的怪事。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黜免》:“殷中军(殷浩)被废在信安,终日恒书空作字,扬州吏民寻义逐之,窃视,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宋杨万里《明发栖隐寺》诗:“何如今晨天地间,咄咄怪事满眼前。”清沈起凤《谐铎·帖嘲》:“世有一字不通之辈,而能知我高才,可谓咄咄怪事。”参见“咄咄书空”。
国语辞典
⒈ 语出令人感到惊奇,不可思议的事情。引:《晋书·卷七七·殷浩传》:「浩虽被黜放,口无怨言,九神委命,谈咏不辍,虽家人,不见其有流放之戚。但终日书空,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宋·杨万里〈明发栖隐寺〉诗:「如何今晨天地间,咄咄怪事满眼前。」咄咄怪事[duòduòguàishì]⒈语出令人感到惊奇,不可思议的事情。引《晋书·卷七七·殷浩传》:「浩虽被黜放,口无怨言,九神委命,谈咏不辍,虽家人,不见其有流放之戚。但终日书空,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宋·杨万里〈明发栖隐寺〉诗:「如何今晨天地间,咄咄怪事满眼前。」英语strange,absurd,paradoxical,extraordinary德语absonderlich法语absurdité成语解释咄咄怪事
辞典修订版
语出《晋书.卷七七.殷浩传》:「浩虽被黜放,口无怨言,九神委命,谈咏不辍,虽家人,不见其有流放之戚。但终日书空,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令人感到惊奇,不可思议的事情。宋.杨万里〈明发栖隐寺〉诗:「如何今晨天地间,咄咄怪事满眼前。」
成语词典版
01.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黜免》:「殷中军被废,在信安,终日□书空作字。扬州吏民寻义逐之,窃视,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源)02.宋.杨万里〈明发栖隐寺〉诗:「如何今晨天地间,咄咄怪事满眼前。」03.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四.发宋陵寝》:「凡梦中神所许,稽其数,无一不合。咄咄怪事乃如此。」04.清.沈起凤《谐铎.卷三.帖嘲》:「世有一字不通之辈,而能知我高才,可谓咄咄怪事。」05.清.陶佑曾〈论小说之势力及其影响〉:「噫!一小说之微,而竟有如斯之法律,以圭臬于着述界之前途,亦咄咄怪事,咄咄怪事!」
其他释义
表示吃惊的声音。形容不合常理,难以理解的怪事。
出处
南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黜免》:“殷中军被废;在信安;终日恒书空作字;扬州吏民寻义逐之;窃视;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
近反义词
咄咄怪事造句
1.一个在国内安全措施、审查和互联网管制方面花的钱比军费还多的国家,居然没有能力打掉区区一些贩卖盗版音像产品的网站,真是咄咄怪事
2.审查和互联网管制方面花的钱比军费还多的国家,居然没有能力打掉区区一些贩卖盗版音像产品的网站,真是咄咄怪事
3.这间公司财务危机十分严重,不倒闭才是咄咄怪事
4.一个号称自由民主的政府,居然不允许人民发表自己的意见,岂非咄咄怪事
5.他当教师,还常常让学生给纠正错别字,岂非咄咄怪事
6.如果是位国文老师,却常常让学生纠正错别字,岂非咄咄怪事
7.博大人何必杞人忧天,我索伦兵连克四峰,虽然伤亡惨重,但虎威不减,眼下正当要功标青史之际,大人倒是体恤起索伦兵的艰辛,真是咄咄怪事
8.听起来可能有些奇怪,但我会利用每一个机会告诫人们:出台并实施这条法规并不是什么咄咄怪事
9.徐干事,这不是您经手处理的案件吗?咋会犯错者没受刑事校纪处分都够法外开恩了;没料尔今倒又成了中文系主任的乘龙快婿了?真是咄咄怪事
10.想不清楚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此等咄咄怪事,只怕他们连吃饭睡觉的心情都不会有了。
咄咄怪事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