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断发文身
duàn fà wén shēn

【拼音】:duàn fà wén shēn

【繁体】:斷髮文身

字义分解
断发文身的解释
词语解释
⒈ 古代吴越等地的一种风俗,把头发剪短,在身上刺花纹。旧用以指未开化的民族。例:越人断发纹身,无所用之。——《庄子·逍遥游》英:cutone'shairshortandtattooone'sbody;
基础解释
[cutone/'shairshortandtattooone/'sbody]古代吴越等地的一种风俗,把头发剪短,在身上刺花纹。旧用以指未开化的民族越人断发纹身,无所用之。——《庄子·逍遥游》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吴越一带风俗,截短头发,身刺花纹,以避水中蛟龙之害。引:《左传·哀公七年》:“仲雍嗣之,断髮文身,臝以为饰。”宋苏轼《策断》二五:“昔吴之先,断髮文身,与鱼鳖龙蛇居者数十世。”闻一多《端节的历史教育》:“古代吴越人‘断发文身’,是我们熟知的事实。”亦作“断髮纹身”。冯至《伍子胥》九:“在吴越的边境上还有许多野人,他们是断发纹身的。”
综合释义
剪短头发,身上刺着花纹。是古代某些民族的风俗。太伯仲雍,王德之仁。行施百世,~。◎汉·曹操《善哉行》诗断发文身[duànfàwénshēn]
网友释义
断发文身是古代吴越一带的风俗。吴越民族截短头发,身刺花纹,以避水中蛟龙之害。断发文身是南方海边、大河的近水居民共同的风尚,同时也是原始民族图腾崇拜的反应。
汉语大词典
古代吴越一带风俗,截短头发,身刺花纹,以避水中蛟龙之害。《左传·哀公七年》:“仲雍嗣之,断发文身,裸以为饰。”宋苏轼《策断》二五:“昔吴之先,断发文身,与鱼鳖龙蛇居者数十世。”闻一多《端节的历史教育》:“古代吴越人‘断发文身’,是我们熟知的事实。”亦作“断发纹身”。冯至《伍子胥》九:“在吴越的边境上还有许多野人,他们是断发纹身的。”
国语辞典
⒈ 截短头发,在皮肤上刺画文饰。古代吴、越一带野蛮的风俗。也作「文身断发」。引:《庄子·逍遥游》:「宋人资章甫,而适诸越。越人断发文身,无所用之。」《左传·哀公七年》:「大伯端委以治周礼,仲雍嗣之,断发文身,臝以为饰,岂礼也哉!」
其他释义
剪短头发,身上刺着花纹。是古代某些民族的风俗。
出处
《左传·哀公七年》:“大伯端委以治周礼,仲雍嗣之,断发文身,祼以为饰,岂礼也哉。”《礼记·王制》:“东方曰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
近反义词
近义词
断发文身造句
1.吴越的断发文身、拔牙凿齿,也都具有百越文化的共同特征。
2.他们断发文身、拔牙殉葬;他们嗜血残忍,杀敌猎首;他们喜欢住在高高的树上,好像鸟儿的巢穴;甚至于,他们胃口一开,还经常吃蚂蚁和老鼠。
3.是其尘垢秕糠将犹陶铸尧、舜者也,孰肯以物为事!宋人资章甫而适诸越,越人断发文身,无所用之。
4.在21世纪,还有断发文身的原始部落。
5.宋人资章甫而适诸越,越人断发文身,无所用之。
6.端委以治周礼,仲雍治之,断发文身裸以为饰,岂礼也哉,有由然也。
7.见是没见过的,只曾听说他们断发文身、生性残忍,而且……
8.虞仲,自北方来到江南,也曾断发文身,而孔子盛称其德。
9.(闽)越方外之地,断发文身之民也,以处溪谷之间,篁竹之中,习于水斗,便于用舟。
10.是其尘垢秕糠将犹陶铸尧、舜者也,孰肯以物为事!宋人资章甫而适诸越,越人断发文身,无所用之。(查字典造句网https://www.chazidian.com/zj-131824/)
断发文身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