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国典
guó diǎn

【拼音】:guó diǎn

【注音】:ㄍㄨㄛˊㄉ一ㄢˇ

【结构】:国(全包围结构)典(上下结构)

【简体】:国典

【繁体】:國典

字义分解
国典的解释
词语解释
国典guódiǎn。(1)国家的典章制度。国典[guódiǎn]⒈国家的典章制度。英nationaldecreesandregulations;
基础解释
国家的典章制度
引证解释
⒈国家的典章制度。引《国语·鲁语上》:“夫祀,国之大节也;而节,政之所成也,故慎制祀,以为国典。”唐陈子昂《复雠议状》:“编之於令,永为国典。”《三国演义》第一〇七回:“今大将军曹爽,背弃顾命,败乱国典。”
网络解释
国典国典,读音guódiǎn,汉语词语,意思是国家的典章制度。
综合释义
国家的典章制度。《国语·鲁语上》:“夫祀,国之大节也;而节,政之所成也,故慎制祀,以为国典。”唐陈子昂《复雠议状》:“编之於令,永为国典。”《三国演义》第一○七回:“今大将军曹爽,背弃顾命,败乱国典。”国典[guódiǎn]一国的典章制度。《三国演义.第一零七回》:「今大将军曹爽,背弃顾命,败乱国典。」
汉语大词典
国家的典章制度。《国语·鲁语上》:“夫祀,国之大节也;而节,政之所成也,故慎制祀,以为国典。”唐陈子昂《复雠议状》:“编之于令,永为国典。”《三国演义》第一○七回:“今大将军曹爽,背弃顾命,败乱国典。”
国语辞典
一国的典章制度。国典[guódiǎn]⒈一国的典章制度。引《三国演义·第一〇七回》:「今大将军曹爽,背弃顾命,败乱国典。」
辞典修订版
一国的典章制度。《三国演义.第一零七回》:「今大将军曹爽,背弃顾命,败乱国典。」
其他释义
1.国家的典章制度。
国典造句
1.盖国典皇仁,并行不悖,理合如此。
2.大别山是我国典型的跨省界旅游地,其区域旅游发展有别于一般的区域旅游。
3.三级军士长李国,典型的山东汉子,对海作战部门主炮区队长,多次参加重大任务并立功。
4.自公大号初发,爰暨告成,灵祥炳焕,不可胜纪,岂伊素雉远至,嘉禾近归而已哉!朕每仰鉴玄应,俯察人谋,进惟道勋,退惟国典,岂得遂公冲挹,而久蕴盛策。
5.浩如烟海的中国典籍,正被存储入数字图书馆中,计算机科学使汉字文化得到前所未有的广泛传播。
6.到汉代,大乐以巨型大钹为主,加上盆鼓和马锣,以及苏钹、铰子、铛铛、铙钹、镲子等若干,合奏而为国典大乐。
7.其实,面对战争,我们最感到亲切的字眼,既非网上噱头十足的喧嚣声,亦非舶来的水土不服的西式理论,而是闪耀于中国典籍的四字箴言“兼爱非攻”。
8.渣滓溪钨锑矿床位于湘西雪峰山弧形构造带的中段,是我国典型的脉状充填型锑矿床。
9.第二部分,介绍了我国典当业的立法现状,详细解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可见完善中国典当业立法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10.相声是中国典型的笑剧,两个演员始末玩弄词藻来逗乐观众。
国典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