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渊源
yuān yuán

【拼音】:yuān yuán

【注音】:ㄩㄢㄩㄢˊ

【词性】:名词。

【结构】:渊(左右结构)源(左右结构)

【简体】:渊源

【繁体】:淵源

字义分解
渊源的解释
词语解释
渊源yuānyuán。(1)源流,本原。渊源[yuānyuán]⒈源流,本原。例测其渊源,览其清浊,未有厉俗独行若宁者也。——《三国志·管宁传》事物渊源。英source;origin;
基础解释
(名)水源。比喻事情的本源:历史~。
引证解释
⒈水的源头。比喻事物的本原。引《汉书·董仲舒传赞》:“仲舒遭汉承秦灭学之后,《六经》离析,下帷发愤,潜心大业,令后学者有所统壹,为羣儒首,然考其师友渊源所渐,犹未及乎游夏,而曰筦晏弗及,伊吕不加,过矣。”晋葛洪《抱朴子·微旨》:“夫根荄不洞地,而求柯条干云,渊源不泓窈,而求汤流万里者,未之有也。”宋苏轼《复改科赋》:“探经义之渊源,是非纷若;考辞章之声律,去取昭然。”清俞正燮《癸巳类稿·<唐律疏议>跋》:“唐律本隋,由魏而周而隋,有渊源也。”郁达夫《文学上的阶级斗争》:“文学上的阶级斗争,若要追求它的渊源,也与人类一样的古。”⒉指学业上的相师承。引《宋书·隐逸传·雷次宗》:“于时师友渊源,务训弘道,外慕等夷,内怀悱发。”宋秦观《辞史官表》:“若非承父兄之教詔,世守其言;则必积师友之渊源,材克厥职。”明李贽《藏书·德业儒臣前论》:“虽师友渊源,莫详次第,而仅存什一,要当知道无絶续,人具隻眼云耳。”梁启超《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四章第一节:“﹝太史公﹞《自序》称‘吾闻诸董生曰’云云,盖史公於董子必有渊源也。”⒊犹关系,联系。引鲁迅《坟·从胡须说到牙齿》:“欧美的文明人讳言下体以及和下体略有渊源的事物。”茅盾《多角关系》五:“谢晋寿和兄弟的渊源似乎不比寻常。”郭沫若《洪波曲》第十一章四:“他和立群,可又算得别有渊源了。”⒋深邃,深广。引《后汉书·班固传》:“屡访羣儒,諭咨故老,与之乎斟酌道德之渊源,肴覈仁义之林藪,以望元符之臻焉。”李贤注:“渊源,林藪,喻深邃也。”唐吕岩《满庭芳》词:“大道渊源,高真隐祕。风流岂可知闻?”宋王得臣《麈史·睿谟》:“神宗皇帝,圣学渊源,莫窥涯涘。”明王玉峰《焚香记·饯别》:“难道终身贫贱?他学问渊源,今科拟将僊桂攀。”
网络解释
渊源渊源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yuānyuán,指源流,深水的源头,比喻事物的本源。出自《三国志·管宁传》“测其渊源,览其清浊,未有厉俗独行若宁者也。”
综合释义
水的源头。比喻事物的本原。《汉书·董仲舒传赞》:“仲舒遭汉承秦灭学之后,《六经》离析,下帷发愤,潜心大业,令后学者有所统壹,为羣儒首,然考其师友渊源所渐,犹未及乎游夏,而曰筦晏弗及,伊吕不加,过矣。”晋葛洪《抱朴子·微旨》:“夫根荄不洞地,而求柯条干云,渊源不泓窈,而求汤流万里者,未之有也。”宋苏轼《复改科赋》:“探经义之渊源,是非纷若;考辞章之声律,去取昭然。”清俞正燮《癸巳类稿·<唐律疏议>跋》:“唐律本隋,由魏而周而隋,有渊源也。”郁达夫《文学上的阶级斗争》:“文学上的阶级斗争,若要追求它的渊源,也与人类一样的古。”指学业上的相师承。《宋书·隐逸传·雷次宗》:“于时师友渊源,务训弘道,外慕等夷,内怀悱发。”宋秦观《辞史官表》:“若非承父兄之教詔,世守其言;则必积师友之渊源,材克厥职。”明李贽《藏书·德业儒臣前论》:“虽师友渊源,莫详次第,而仅存什一,要当知道无絶续,人具隻眼云耳。”梁启超《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四章第一节:“﹝太史公﹞《自序》称‘吾闻诸董生曰’云云,盖史公於董子必有渊源也。”犹关系,联系。鲁迅《坟·从胡须说到牙齿》:“欧美的文明人讳言下体以及和下体略有渊源的事物。”茅盾《多角关系》五:“谢晋寿和兄弟的渊源似乎不比寻常。”郭沫若《洪波曲》第十一章四:“他和立群,可又算得别有渊源了。”深邃,深广。《后汉书·班固传》:“屡访羣儒,諭咨故老,与之乎斟酌道德之渊源,肴覈仁义之林藪,以望元符之臻焉。”李贤注:“渊源,林藪,喻深邃也。”唐吕岩《满庭芳》词:“大道渊源,高真隐祕。风流岂可知闻?”宋王得臣《麈史·睿谟》:“神宗皇帝,圣学渊源,莫窥涯涘。”明王玉峰《焚香记·饯别》:“难道终身贫贱?他学问渊源,今科拟将僊桂攀。”
网友释义
渊源,汉语词汇。拼音:yuānyuán释义:是指源流,深水的源头,比喻事物的本源。
汉语大词典
(1).水的源头。比喻事物的本原。《汉书·董仲舒传赞》:“仲舒遭汉承秦灭学之后,《六经》离析,下帷发愤,潜心大业,令后学者有所统壹,为群儒首,然考其师友渊源所渐,犹未及乎游夏,而曰筦晏弗及,伊吕不加,过矣。”晋葛洪《抱朴子·微旨》:“夫根荄不洞地,而求柯条干云,渊源不泓窈,而求汤流万里者,未之有也。”宋苏轼《复改科赋》:“探经义之渊源,是非纷若;考辞章之声律,去取昭然。”清俞正燮《癸巳类稿·〈唐律疏议〉跋》:“唐律本隋,由魏而周而隋,有渊源也。”郁达夫《文学上的阶级斗争》:“文学上的阶级斗争,若要追求它的渊源,也与人类一样的古。”(2).指学业上的相师承。《宋书·隐逸传·雷次宗》:“于时师友渊源,务训弘道,外慕等夷,内怀悱发。”宋秦观《辞史官表》:“若非承父兄之教诏,世守其言;则必积师友之渊源,材克厥职。”明李贽《藏书·德业儒臣前论》:“虽师友渊源,莫详次第,而仅存什一,要当知道无绝续,人具只眼云耳。”梁启超《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四章第一节:“﹝太史公﹞《自序》称‘吾闻诸董生曰’云云,盖史公于董子必有渊源也。”(3).犹关系,联系。鲁迅《坟·从胡须说到牙齿》:“欧美的文明人讳言下体以及和下体略有渊源的事物。”茅盾《多角关系》五:“谢晋寿和兄弟的渊源似乎不比寻常。”郭沫若《洪波曲》第十一章四:“他和立群,可又算得别有渊源了。”(4).深邃,深广。《后汉书·班固传》:“屡访群儒,谕咨故老,与之乎斟酌道德之渊源,肴覈仁义之林薮,以望元符之臻焉。”李贤注:“渊源,林薮,喻深邃也。”唐吕岩《满庭芳》词:“大道渊源,高真隐秘。风流岂可知闻?”宋王得臣《麈史·睿谟》:“神宗皇帝,圣学渊源,莫窥涯涘。”明王玉峰《焚香记·饯别》:“难道终身贫贱?他学问渊源,今科拟将仙桂攀。”
国语辞典
水的源头。渊源[yuānyuán]⒈水的源头。引《三国志·卷一一·魏书·管宁传》:「测其渊源,览其清浊。」⒉事物的本原、师承。引《抱朴子·内篇·微旨》:「夫根荄不洞地,而求柯条千云。渊源不泓窈,而求汤流万里者,未之有也。」《宋书·卷九三·隐逸传·雷次宗传》:「于时师友渊源,务训弘道,外慕等夷,内怀悱发。」⒊深广宏大。引汉·班固〈典引〉:「谕咨故老,与之斟酌道德之渊源,肴核仁谊之林薮。」
辞典修订版
水的源头。《三国志.卷一一.魏书.管宁传》:「测其渊源,览其清浊。」事物的本原、师承。《抱朴子.内篇.微旨》:「夫根荄不洞地,而求柯条千云。渊源不泓窈,而求汤流万里者,未之有也。」《宋书.卷九三.隐逸传.雷次宗传》:「于时师友渊源,务训弘道,外慕等夷,内怀悱发。」深广宏大。汉.班固〈典引〉:「谕咨故老,与之斟酌道德之渊源,肴核仁谊之林薮。 」
辞典简编版
事物的本源、根源。 【造句】这篇文章主要在探讨儒学的渊源。泛指人事上的关连。 【造句】他们两家是世交,渊源很深。
其他释义
本指水源。比喻事物的本源:探经义之渊源|家学渊源。
渊源造句
1.如此议论,才显出自有卓见,真是家学渊源,使人不能不佩服。
2.周芸的绘画是有家学渊源的,她从小就得到外祖父———名冠一时的国画大师的指导。
3.李大夫家学渊源,所以医术格外高超。
4.我是中国人,我自豪我是中国人,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广阔的领土,渊源的历史,浓厚的文化底蕴和众志成城的心。
5.听说,小益的家族和一位大诗人之间还有些渊源
6.其实,从古流传至今流传之物,可谓少之又少。而酒之所以能脱颖而出,除了人们对于它的看重,更是因为那些关于酒脍炙人口的诗句,都在证明着它的渊源和重要性。
7.这位教授家学渊源,三代著书立说,为世人赞颂。
8.其实,女人与香烟之间的渊源是很深的。点的是烟,抽的是寂寞,献给所有抽烟的女人。她会记得已经离去的人抽烟的动作,就象这样,然后把手指贴在嘴唇上优雅地模仿。
9.他祖父同我祖父是八拜之交,我母亲又是他姑姑,所以我们两家渊源很深。
10.作为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法治的发祥地,英国的社会立法亦走在世界前列,其渊源可以一直追溯到英国中世纪的济贫法。
渊源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单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