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省改
xǐng gǎi

【拼音】:xǐng gǎi

字义分解
省改的解释
词语解释
1.反省并改正错误。省改[shěnggǎi]⒈反省并改正错误。
基础解释
反省并改正错误。
引证解释
⒈ 反省并改正错误。引:《汉书·成帝纪》:“青緑民所常服,且勿止。列侯近臣,各自省改。”颜师古注:“省,视也。视而改之。”《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二:“经了若干苦楚过来,今受了岳丈深恩,若再不晓得省改,真猪狗不值了。”《明史·徐阶传》:“给事、御史多起废籍,恃阶而强,言多过激。帝不能堪,諭阶等处之……﹝阶﹞请传諭令省改。帝亦勿之罪。”⒈反省并改正错误。引《汉书·成帝纪》:“青緑民所常服,且勿止。列侯近臣,各自省改。”颜师古注:“省,视也。视而改之。”《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二:“经了若干苦楚过来,今受了岳丈深恩,若再不晓得省改,真猪狗不值了。”《明史·徐阶传》:“给事、御史多起废籍,恃阶而强,言多过激。帝不能堪,諭阶等处之……﹝阶﹞请传諭令省改。帝亦勿之罪。”
综合释义
反省并改正错误。《汉书·成帝纪》:“青緑民所常服,且勿止。列侯近臣,各自省改。”颜师古注:“省,视也。视而改之。”《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二:“经了若干苦楚过来,今受了岳丈深恩,若再不晓得省改,真猪狗不值了。”《明史·徐阶传》:“给事、御史多起废籍,恃阶而强,言多过激。帝不能堪,諭阶等处之……﹝阶﹞请传諭令省改。帝亦勿之罪。”反省并改正错误。《汉书·成帝纪》:“青绿民所常服,且勿止。列侯近臣,各自省改。
网友释义
省改(shěnɡɡǎi)1.反省并改正错误。
省改造句
1.从等、靠、要到找市场,我省改制单位活力迸发,艺术生产力空前释放,新体制、新机制催生连台好戏,文化精品层出不穷,文化活动名扬海内外。
2.从前朕见人情浇薄,官吏营私,相习成凤,罔知省改,势不得不惩治整理,以戒将来,今人心共知儆惕矣。
3.为官者只有坚持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不断改进自己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才能克己为民,即有差错,自能省改
4.我东张西望,心想:我们这些同修真的好好,只有我最烂了,应该要好好反省改进才是!
5.“为划久安长治之策,纾朝廷西顾之忧,则设行省、改郡县,事有不容己者。
6.后,他坚持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关心国内外大事,关注党和国家建设,积极参加各项力所能及的活动,继续为全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献计献策,贡献余热。
7.若发现我本人有什么过失,或是办事不周的地方,也请大家直接指教,或是以书面交予门吏后转给我,我一定警惕自省、改正缺点。
8.清军收复新疆时,左宗棠在1877年上呈的奏章里,提出了“设行省、改郡县,为新疆久安长治之策”的意见。
9.其于朕躬阙失,并内外满汉大小臣工结党循私,贪赃坏法,以及豪右侵渔、商市强霸,一切蠹政害民之事,未见确有指陈,殊负朕省改咨询实意。
10.省公安厅厅长李春生要求紧密结合公安工作实际,不断加强和改进各项公安工作,全面提升广东公安法治建设水平,为我省改革发展稳定提供有力保障。
省改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