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参核
cān hé

【拼音】:cān hé

【繁体】:參核

字义分解
参核的解释
词语解释
⒈ 参校核对。参核[cānhé]⒈参校核对。
基础解释
参校核对。
引证解释
⒈ 参校核对。引:清夏燮《中西纪事·通番之始》:“今参核《明史》及中外纪载之书,著其可考者於左。”吴稚晖《书<驳中国用万国新语说>后》:“所谓一切名词,与其穿凿译义,徒为晦拙,不若译音,而参核西文,尚有对照之功用。”⒉ 參覈:考察审核。引:宋曾巩《序越州鉴湖图》:“至於参覈之而图成,熟究之而书具,然后利害之实明。”清张岂之《<适可斋记言>序》:“窃尝盱衡时局,参覈至计。”⒈参校核对。引清夏燮《中西纪事·通番之始》:“今参核《明史》及中外纪载之书,著其可考者於左。”吴稚晖《书<驳中国用万国新语说>后》:“所谓一切名词,与其穿凿译义,徒为晦拙,不若译音,而参核西文,尚有对照之功用。”⒉參覈:考察审核。引宋曾巩《序越州鉴湖图》:“至於参覈之而图成,熟究之而书具,然后利害之实明。”清张岂之《<适可斋记言>序》:“窃尝盱衡时局,参覈至计。”
综合释义
参校核对。清夏燮《中西纪事·通番之始》:“今参核《明史》及中外纪载之书,著其可考者於左。”吴稚晖《书<驳中国用万国新语说>后》:“所谓一切名词,与其穿凿译义,徒为晦拙,不若译音,而参核西文,尚有对照之功用。”參覈:考察审核。宋曾巩《序越州鉴湖图》:“至於参覈之而图成,熟究之而书具,然后利害之实明。”清张岂之《<适可斋记言>序》:“窃尝盱衡时局,参覈至计。”
网友释义
参核释义是参校核对,考察审核。
汉语大词典
参校核对。清夏燮《中西纪事·通番之始》:“今参核《明史》及中外纪载之书,著其可考者于左。”吴稚晖《书〈驳中国用万国新语说〉后》:“所谓一切名词,与其穿凿译义,徒为晦拙,不若译音,而参核西文,尚有对照之功用。”参覈:考察审核。宋曾巩《序越州鉴湖图》:“至于参覈之而图成,熟究之而书具,然后利害之实明。”清张岂之《〈适可斋记言〉序》:“窃尝盱衡时局,参覈至计。”
其他释义
1.参校核对。
参核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